全球央行政策年终盘点:2021年斗通胀,2022年忙“收水”
来源:智通财经 发布时间:2021-12-30 20:32:51

来源:智通财经

如果要问,眼下全球各国央行的政策处境与一年前最大的区别在哪里?有一处的对比或许最为明显:种种迹象似乎都预示着:在2022年,一场史上空前的货币紧缩之旅可能即将开启!

新冠疫情无疑仍是2021年的主基调,带来的供应链问题成为全球经济的瓶颈,同时经济开放带来需求的爆发式增长加剧了供不应求的问题,下半年大宗商品价格的飙升进一步助涨了物价。毫无疑问地,通胀成为了今年全球货币政策的核心话题。火热的通胀令人心忧,众多央行不可避免地要给物价「降温」。

2021年通胀成「烫手山芋」

对于全球各大央行来说,物价飙升是2021年无法回避的「烫手山芋」。但各大央行的困境在于,不能完全确定通胀在多大程度上是由封锁结束后需求的复苏推动的,又在多大程度上是由港口堵塞、材料和工人短缺造成的供应紧张导致的。提高利率将使需求放缓,对缓解供应瓶颈作用不大,而需求却是帮助世界摆脱疫情导致的经济衰退的重要推动力。如果供应短缺随着贸易恢复正常而缓解,政策最终可能会过于紧缩,从而扼杀经济复苏。

因此,今年大多数时间,许多央行认为,由于经济复苏的速度和供应链瓶颈,「通胀是一个暂时现象」;一些央行选择静观其变,以期供应链问题解决后,通胀飙升压力能得到缓解。

但当大规模财政刺激和宽松货币政策的短期刺激效应消失之后,伴随着能源危机,疫情致使供应链失衡和劳动力短缺,供不应求让全球通胀高企愈演愈烈。而且,上升的物价正在逐步引导通胀预期稳步上升,各大央行只能纷纷开始收紧钱袋抑制过热的经济。

央行应对通胀

以下是智通财经APP整理的2021年全球主要央行货币政策动向:

美联储:逐渐放弃「通胀暂时论」,Taper先行,加息预期强烈

今年大部分时间,大多数美联储官员一直坚持的观点是,目前的价格上涨是过渡性的,供应链瓶颈和其他因素可能会消退。但随着美国经济和就业取得「实质性」进展,而且通胀高企逐步嵌入预期也让美联储越来越难以坚持「暂时论」,进而鹰姿尽显。

上半年,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的压力就开始向市场释放,但美联储一再坚持不会提前进行货币政策的转向;上半年美联储政策基调仍偏鸽,总体按兵不动,对经济较乐观,并淡化通胀风险。自4月会议以后,随着新冠疫苗接种率的提升,美国经济修复进一步提速,美联储在声明中强调了疫苗接种对疫情和经济的帮助,并对美国经济前景表示乐观。由于经济表现超预期,美联储于6月会议释放转向信号,开始初步讨论Taper计划。

进入下半年,美联储政策转鹰气息越来越浓。智通财经APP曾报道,美联储官员在7月27-28日的会议上制定了可能在年底前放缓每月购债步伐的计划,这是新冠疫情爆发后美联储首次在会议上明确讨论缩减购债。9月份,官员们首次讨论了减码的具体路径;与会者还提到了通胀的上行风险,称通胀水平居于高位的时间将可能持续得比预期久。11月4日,美联储启动了Taper计划,于11月开始缩减,并将于2022年6月结束;将每月资产购买规模减少150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该行于11月仍然没有对通胀问题放弃使用「过渡性」这个有争议的词。

但是自11月的FOMC会议以来,数据显示美国的通胀率以30多年来的最高速度运行。12月1日,鲍威尔突然转鹰:「我认为现在可能是一个好时机,放弃‘暂时性’这一描述。」他同时强调,将在控制通胀方面保持警惕。

美国CPI年率

很显然,鲍威尔12月初的鹰派发言是为12月16日的利率决议做准备。12月政策会议上,美联储加快了结束QE的时间表,并承诺在明年3月前结束大规模的债券购买计划,而不是原计划的6月,以便为提早加息作准备。

美联储点阵图显示,所有委员均预计美联储将在2022年开始加息,具体为2022年和2023年分别加息三次。委员们对政策举措持鹰派态度,坚定地倾向于加息。在18名FOMC委员中,只有6名预计明年加息不到3次,且没有任何委员看到明年利率保持当前近零水平。

鲍威尔认为美联储需要将通胀视为更紧迫的风险,并上调了21年和22年的通胀前景。他还称美联储有可能在实现充分就业之前加息,而11月时他曾表示,美国就业市场可能会在明年年中之前就获得足够的改善,可以认为将达成「最大就业」。换言之,明年6月之前加息是可能的。

欧洲央行:中期通胀压力小,宽松政策仍为主基调

尽管今年欧元区物价高企,但欧洲央行仍保持鸽派立场,因为欧元区长期通胀压力依然疲弱。欧洲央行一直以来也是「通胀暂时论」的坚定支持者,其政策核心在于,调整其宽松政策灵活性以迅速满足经济增长需求。

上半年,超宽松货币政策仍是欧洲央行的主基调。进入下半年,在通胀飙升和经济强劲增长的背景下,9月份,欧洲央行虽然决定维持紧急抗疫购债计划(PEPP)规模和资产购买计划(APP)的购债速度不变;但计划放缓第四季度的紧急抗疫购债计划(PEPP)购债速度。同样地,欧洲央行10月会议上仍坚持高通胀在很大程度上仍被认为是暂时的,但目前的价格「驼峰」将比以前认为的更持久,增加了工资开始调整并使价格增长保持在高位的风险。鹰鸽双方都认为明年加息为时尚早,而分歧在于以购买债券的形式继续实施刺激措施的速度。

12月16日,相比于同一天公布利率决议的美联储和英国央行,欧洲央行的立场非常「鸽派」,该央行似乎只是换了个方式继续QE,希望引导欧元区经济体安稳度过经济增长难关。欧洲央行表示,因新冠疫情而采取的紧急购买计划(PEPP)下季度将被缩减,并预计将于2022年3月结束,但随时有可能恢复PEPP计划。不过,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并未就此划上句号,欧洲政策制定者计划从明年第二季度开始,常规债券购买计划(APP)将增至每月400亿欧元,随后在接下来三个月里缩减至300亿欧元,最后在10月恢复至200亿欧元的常态化规模。

此外,12月底有官员发出加息信号。12月22日,欧洲央行管委会成员、奥地利央行行长霍尔茨曼(Robert Holzmann)称,「2022年将以数据驱动的方式决定是否暂停购债。在极端情况下,有可能将在明年年底或2023年初进行加息,与美国第三次加息的时间大致相同。」

英国央行:变幻莫测的「不靠谱男友」,首家加息主要央行

今年英国央行大部分时间还是以支持经济复苏的宽松政策为主,其也坚持认为通胀将是暂时的;但随着形势的发展,英国央行为应对日益严重的通胀压力,还是扛不住火热的物价而成为首个加息的主要央行。

而使英国央行区别于其他央行的是其政策制定者的变幻莫测,常常令市场措手不及,这成为英国央行的一个标志。该行行长贝利被记者称为「不靠谱男友二号」,前行长卡尼也曾被戏称为「不靠谱男友」,这主要还是因为英国央行跟市场的沟通太差劲,显得英国央行政策制定者总是言行不一,在鹰鸽立场中反复横跳。

9月23日,据利率决议,英国央行官员一致投票决定将主要利率与购债规模不变;其核心预期是,目前的全球成本压力将被证明是暂时的。

但在8月份,英国通胀率同比增长3.2%,创自1997年有记录以来的最大增幅,大大超过了该行2%的目标。虽然在9月份,英国通胀意外放缓,但分析师预计这对消费者而言只是一次短暂的喘息。英国10月份CPI涨幅达到4.2%;一些英国央行决策者,如行长贝利和著名鹰派人士迈克尔?桑德斯已暗示支持立即加息。

英国CPI年率

但11月4日,英国央行再次维持基准利率和购债规模不变,与许多投资者认为英国央行将成为疫情爆发后第一家加息的主要央行的预期背道而驰。许多投资者抨击该行没有如预期般加息,与市场沟通太差。

英国11月通胀率创下10年来新高,CPI同比上涨5.1%,远高于英国央行2%的目标值。尽管物价高企,得益于11月的情况,仍有大部分投资者押注英国央行不会加息。

但是12月16日,英国央行终究还是扛不住通胀压力,而将基准利率由0.1%上调至0.25%,令市场大感意外,这是该行自新冠疫情以来首次上调基准利率。英国央行也因此成为了全球三大央行中首家加息的央行。

其他央行:加息抑通胀成主流

随着各国经济从去年的衰退中逐渐复苏,通胀情况似乎超出了决策者的预期,各大央行的立场纷纷转向;大部分央行甚至已经采取了积极措施,开始撤出货币刺激措施,以避免潜在的通胀预期脱锚。

日本央行虽然仍维持超宽松货币政策,但为应对新冠疫情而推出的企业融资政策到期后将部分退出,且大幅缩减今年ETF购买量,或将降至2012年以来最低水平。

挪威央行和新西兰联储是年内率先加息的两家G10央行,都已加息两次,明年很可能继续加息;挪威也是疫情后首个加息的发达经济体。

对于其他地区而言,拉美央行成为了年内全球加息阵营的主力军;巴西央行是年内加息次数最多、幅度也最大的主要央行,在最近一次会议上把利率上调150个基点至9.25%。与拉美国家央行高举加息旗帜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主要亚洲央行年内的风平浪静。

在新兴市场,所有经济体的加权政策利率在最近几个月从4.5%上升到5%,21家央行中有10家加息,3家降息(印度尼西亚、土耳其和北马其顿)。

2022年展望:各大央行「收水」似成定局

随着世界上各大央行在2021年里的最后一次会议结束,市场对于央行的态度开始有了清晰的认识。各大央行政策转向似乎体现了他们试图与疫情共存。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表示:「许多人已经接种了疫苗,加强针运动也在加速。社会已变得更善于应对疫情浪潮及其带来的限制,这减轻了疫情对经济的影响。」

更重要的是,随着央行官员对大范围通货膨胀了解的加深,他们对新病毒的爆发如何影响经济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在疫情初期,人们关注的焦点是封锁会抑制消费需求,而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有助于提振消费需求。 现在,官员们的担心转为防疫限制会阻碍商品的供应和运输,从而推高价格,这也强化了加息的理由。

目前,大部分央行开始对高通胀感到不安,2022年收紧货币刺激措施似乎只是时间问题。在发达经济体中,所有国家的加权政策利率在最近几个月从0.07%的历史低点小幅上升至0.14%,17家央行中有6家上调了利率。在疫情之前,发达经济加权政策利率为0.8%,相比之下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而在新兴市场中,新冠疫情之前,新兴市场加权政策利率为5.5%,仍有一定的加息空间。除非新冠疫情阻碍经济复苏,否则政策利率上升的趋势将在2022年继续下去。此外,美联储于明年加入加息的行列可能会给新兴市场的货币政策带来一定的压力。

其中,美联储、欧洲央行、英国央行作为全球货币政策的「风向标」,其政策取向无疑将引领明年全球货币政策的主流。因此,市场对这三大央行也是给予了无比多的关注。

美联储:结束Taper已板上钉钉,加息只是快慢问题

美国火热的经济正在进一步推高其物价上涨,而且除了能源价格高涨之外,住房价格和服务业成本等走高也反映了美国物价上升具有一定「粘性」。美联储最青睐的通胀指标——核心PCE物价指数指标也持续位于2%目标之上。因此,除非明年疫情再度严重冲击美国经济,不然3月份结束Taper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市场更加关注的是美联储明年何时加息、加息几次。美联储12月的最新利率点阵图显示,以一次加息25个基点估算,所有与会的18位官员均预计美联储明年将加息。其中,只有一位预计明年加息1次,5位预计明年加息2次,10位预计明年加息3次,2位预计明年加息4次,中值预期落在了明年加息3次之上。

以史为鉴,美联储利率点阵图本身就向来以多变而著称,当前的预期并不等于明年的实际行动。不过,根据「联储观察(Fedwatch)」,市场预计美联储可能最早会在明年3月份进行加息,加息一次概率达到53.8%。除此之外,市场预计美联储于明年中旬加息的概率达到91.21%,其中预计加息两次的概率达到41.2%。

芝商所FedWatch工具利用30天联邦基金期货定价资料,用以分析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未来会议调整利率的可能性。

欧洲央行:维持利率不变,换个方式QE

在12月的会议上,欧央行行长拉加德称「不太可能在2022年加息」。而且从欧洲央行利率决议和官员发言来看,欧洲央行2022年虽然将结束PEPP,但仍然将保持足够规模购债的灵活性以满足经济增长需求,而且欧洲央行也还计划到期债券的本金再投资。

12月会议上,欧洲央行官员对欧元区2023年和2024年的通胀预测仍低于2%。相对美国来说,欧元区的通胀风险确实更低。

一是因为欧元区没有像美国那样大规模地发放政府补助,居民收入存在缺口,消费支出肯定不及美国那么强劲。二是因为欧元区整体货币供给扩张的高峰在10%-15%,而美国已经高达25%以上。另外,欧元区的工资增速仍然温和,尚未出现像美国那样的工资加速上涨的情况。因而供给瓶颈是构成欧洲通胀上行风险的主要原因。

而且就欧洲央行而言,它还必须考虑到它为之制定政策的欧元区内部存在的重大分歧。任何大规模撤出危机支持的举措,有可能给一些成员国带来债务危机,比如,对意大利等经济体高债务负担的可持续性造成影响。

不过,有一些市场参与者担心欧元区物价上涨将持续,已经开始关注欧洲央行2023年政策正常化的可能性;目前,有投资者押注欧洲央行可能在2022年底加息15个基点。

英国央行:或加息100个基点,达到关键利率将触发QT

根据英镑隔夜指数掉期,市场目前预计,即使在Omicron变种带来的疫情风险之下,由于劳动力市场推动通胀,英国央行到2022年12月将加息100个基点(即关键利率由0.25%升至1.25%),届时关键利率将自2009年以来首次位于1%水平以上。

其次,如果英国央行在明年2月的会议上将利率升至0.5%的关键水平,就可能启动量化紧缩(QT),即它将停止将到期票据收益进行再投资,从而在债务到期时自动减少其投资组合规模。其次,英国央行的更激进举措将意味着,在利率达到1%之后,可能会积极出售英国国债。货币市场预计,利率将在8月份触及这一水平。不过,鉴于疫情复发威胁到经济前景的风险,交易员们正在揣测英国央行何时以及如何引入这一货币政策。

结语

货币政策作为对冲经济波动的最核心逆周期调节工具,往往是最有力的手段;与此同时,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在短期内就如「鱼」与「熊掌」一般不可兼得。2021年,在大水漫灌之后,又是在供应短缺的背景下,通胀飙升不可避免地随之而来;通胀高企或是中长期问题。接下来,稳定物价任务已经被摆到各大政策制定者的办公桌上。

2022年市场是时候走出货币宽松的「良夜」,炙手可热的经济不可能永远持续,2021年底各大央行已经拉开了收紧政策的序幕。除非新冠疫情这只「黑天鹅」严重打击经济复苏,否则政策利率上升的趋势将在2022年继续下去。随着宽松刺激政策的退出以及经济周期进程,明年各大经济体增长前景可能将面临较大压力。

编辑/Corrine

标签: 通胀 央行

猜你喜欢

微软Bing市场份额不增反降,谷歌搜索“一哥”位置

微软将ChatGPT集成进Bing,并在GPT-4的推动下拥有自己的生成搜索体验,可谓抢尽“搜索一哥”谷歌的...更多

2023-05-15 18:27:36

一图读懂 | 美股期权隐含波动率排行榜 (5.15)

隐含波动率(IV)是对一支股票年内价格变动的预估,反映投资者对未来价格波动程度的预期,是期权定...更多

2023-05-15 18:44:03

财报前夕,腾讯股价一度涨超4%,这次业绩将会有怎

在财报发布的前夕,腾讯结束了连续一个月的股价下行趋势,在5月15日一度涨超4%,说明市场对本次腾讯...更多

2023-05-15 18:28:01

【环球新视野】北水抢筹科网股!加仓腾讯近12亿港

2023年5月15日,南向资金净买入16 53亿港元。$腾讯控股(00700 HK)$、$美团-W(03690 HK)$、$中国海洋石油(00883 HK)$分更多

2023-05-15 17:40:54

巴菲特看好的日本股市,要创33年新高了 环球精选

坚实基本面推动日股上涨,同时外资流入和回购潮支撑日本股市情绪。“股神”又押对了?5月15日周一,...更多

2023-05-15 17:32:45

财报前瞻 | 获多名分析师看好,沃尔玛Q1业绩有

随着最新一轮财报季继续如火如荼地进行,本周零售行业成为了关注焦点。其中,$沃尔玛(WMT US)$将于5月18日更多

2023-05-15 16:35:32

环球要闻:每日期权追踪 | 罕见认错!特斯拉召

编者按:《每日期权跟踪》紧跟期权市场,关注博弈动向,为牛友提供多维度机会参考,助力牛友掌握投...更多

2023-05-15 16:36:38

港市速睇 | 港股午后强劲拉升!三大指数齐涨超1

富途资讯5月15日消息,港股三大指数午后强势拉升,恒指一度收复2万点关口。最终,恒指、国指涨1 75%,科指更多

2023-05-15 16:44:40

易点云(02416.HK)今起招股,发售价每股10-12港元

在数字经济浪潮下,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大势所趋!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亦提出「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更多

2023-05-15 16:43:09

每日快看:又一里程碑!港交所:“互换通”正式启

5月15日,港交所正式举行互换通上线仪式,香港政、经两界大佬齐聚金融大会堂,包括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更多

2023-05-15 15:3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