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概股备受考验的一年。
自今年2月以来,随着中概股的持续走低,已导致累计超1万亿美元的市值蒸发。纳斯达克金龙中国指数已较2月份的峰值下跌超55%,曾炙手可热的「中概互联」在暴跌声中成了「中丐互怜」。
但在倒数第二个美股交易日中,中概股在连跌5日后迎来强劲反弹、逆势暴涨。纳斯达克金龙中国指数(HXC)收涨9.4%,创2008年以来最大单日涨幅。
其中,爱奇艺和网易有道涨超16%,腾讯音乐和蔚来汽车涨近15%,好未来涨超14%,B站涨超12%,百度、拼多多、阿里巴巴和小鹏汽车涨约10%,网易、携程和理想汽车涨超8%,京东涨超7%,腾讯ADR涨超4%,均领跑中概股。
大幅反弹的背后,是大量机构高喊「抄底」的时机已到来
Vital Knowledge:到买入中概股的时候了
彭博社援引Vital Knowledge分析师Adam Crisafulli的看法称,纳斯达克金龙中国指数已回到过去几年的高位水平。他表示:
终于到了买入中概股的时候了。
GW&K投资管理公司投资组合经理Tom Masi也表示,「中概股的估值目前非常低,很有吸引力,尤其是科技股。」
花旗、瑞银:中概股可以开始抄底了,2022年更多中概股将回港上市
花旗和瑞银的策略师12月初时曾指出,中概股可以开始抄底了。
花旗集团的Alicia Yap表示,目前市场对中概股中的企业风险有些高估了;瑞银的Mark Haefele也持类似观点,他认为中国ADR存在「调整过度」:
投资者对未来政策的能见度有限,风险情绪脆弱,以及对可替代性的理解不完善,所以才反应过度。
瑞银亚太区投行部主管及中国总裁金弘毅也指出,目前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中,符合香港上市条例但未在香港上市的企业约有50多家,占目前中概股总市值的近30%。金弘毅预计,明年其中很多企业将很可能陆续选择赴港上市,这是最简单,也是最平稳的过渡方法。
安永:2022年中概股回归势头延续
安永在《中国内地和香港IPO市场调研报告》中指出,2022年,中概股回归的势头延续,部分原计划赴美上市公司可能转向香港市场。科技、生物医疗类企业上市方兴未艾。
香港市场估值优势吸引全球投资者,IPO排队企业数量亦会维持高位。
高盛:海外中概股将进入可称之为‘希望’的阶段
高盛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刘劲津认为,明年的股票估值会从当前的较低水平出现显著回升,高盛看好这一估值变化。
特别是海外中概股,大幅回调之后会进入下一阶段,我们称为‘希望’的阶段。该阶段的特点是股票回报不错,但是推动力并非盈利增长,而是估值提升。我们认为,可能在未来一年,中国市场会进入这个‘希望’的阶段。
贝莱德:中概股明年表现有望转好
贝莱德环球新兴市场股票基金经理刘雅进称,中资股明年表现有望转好,并称现时是建仓的合适时间。刘雅进认为,
中资股经过今年调整后,估值已更为吸引。具体而言,她看好新能源、碳中和、科技创新、双循环、高端消费升级及医疗健康等相关投资主题。
小摩:2022中概股业绩增速表现将优于整体经济情况,投资者应准备好迎接中概股的回升
摩根大通全球股票研究主管Dubravko Lakos-Bujas此前指出,投资者应该重新考虑他们对科技巨头的喜爱,并开始寻找风险资产,如被打压的高成长型股票和中概股。建议投资者应准备好迎接中概股的回升。
中概股的故事还没有结束,我们认为市盈率和人气从极低水平回升的机会很大。
在关于中国资本市场明年展望报告中,小摩也认为,随着冬季过去,市场情绪应该会有所改善,中概股的业绩增速表现将优于整体经济情况。
小摩称,市场普遍估计中概股收入增长从2020年的3%,分别提升至2021年及2022年的24%、13%;净利润率将从2020年的5.9%,提升至2021年的6.7%,2022年的7.3%,认为更佳的定价能力,使其表现优于整体经济。
全球资本早已入场
事实上,投资者对其余中概股的信心也并未完全丧失,特别是在市盈率、市净率等核心指标大幅回落之后,中概股的安全边际愈发明显。
全球资本也已早早入场抄底。
高盛三季度开始就已经大幅增持阿里巴巴等中概股了。巴菲特的搭档查理·芒格、高瓴资本也增持了阿里巴巴。
桥水也于三季度持仓报告中披露其加仓了多只中概股,尤其是「狂买」阿里巴巴。此外,拼多多、百度、京东等多只中概股也获得桥水不同程度加仓。
抄底基金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以易方达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50 (QDII-ETF)基金为例,2021年以来每个月都获得净申购,呈现越跌越买的姿态,截至12月,净申购份额合计高达209.98亿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