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港股市场总体表现不佳,香港恒生指数年内累计调整近15%,表现逊于全球部分主要股指。时值年末,部分机构认为,不确定性因素已被消化,港股市场的底部正在筑牢,目前可能是入场良机,不少优质标的和热门行业值得关注。
洪灏再次发声,香港开始显现深度配置价值
迄今,在收紧的香港流动性和国内强监管态势的双重影响下,香港市场已跌入深度价值洼地。我们的资产配置模型显示,香港市场在投资组合配置中具有价值——类似于在亚洲金融风暴和俄罗斯违约、2001年的9-11事件、2008年次贷衰落、2015年6月泡沫破灭以及2020年3月新冠疫情所造成的史诗级别的抛压这些时间节点,香港市场所展现的价值那般。
诚然,对外关系仍然处于微妙的平衡关口,这种不确定性就算是可以量化也难以精确地估量。但港股在如此委顿低迷的水平上,估值应该至少反映了香港市场面对的部分不确定性。市场见底是一个变化莫测险象环生的过程,但圣诞老人的礼物总是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经由一个狭长黢黑的烟囱从天而降的。
港股估值已调至历史低位,利空影响有限
中国10月官方制造业PMI续降至20个月低点,制造业景气度减弱令港股承压。针对大型科网公司的监管进一步往纵深发展,叠加科网巨头财报业绩不及预期,恒生科技指数重挫下行。中美地缘政治风险持续演化引发市场担忧。此外,房企债务危机仍牵动市场情绪。多重利空打击之下,港股估值已调整至历史低位。
一方面,从PB估值来看,无论是恒生指数还是恒生综指当前均已触及均值一倍标准差左右的水平,处于历史低位。
图1:恒生指数PB估值
另一方面,从估值来看,当前恒指已基本触及168月均线,恒指跌破168月均线后一般会触底反弹,预计后续利空影响有限。
图2:168月均线是港股重要的支撑线
政策面,近期港股市场也迎来多重利好
人民银行行长易纲12月9日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与展望」联合研讨会上发表致辞表示,展望未来,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机遇与挑战并存。人民银行将一如既往支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也表示,会充分发挥香港在全球资产管理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支持香港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同时,抓住全球金融科技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契机,深化内地与香港在更深层次、更广泛领域的合作。
市场机构发表观点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延续了前期政治局会议的精神,强调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2022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货币的同时,阶段性边际「宽信用」预期正在提升,持续推动大小共振的指数行情。
外资维持净流入,港股优质资产仍具吸引力
2021年下半年海外资金维持净流入,互联网相关资产最受追捧。
海外资金在2021年维持净流入,当前累计净流入水平已回到2015年的水平。主要投资于港股及在美中概股的美国ETF资金流量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也录得净流入。
其中,中概互联网ETF指数(KraneShares CSI China Internet)自7月以来资产规模持续扩张,港股互联网资产显著的估值优势对外资仍具吸引力。
图3:主要投资于中概股资产的ETF自2020年1月以来的累计净流量
机构纷纷看好2022年港股前景
展望2022年,机构认为,随着港股2021年筑牢底部,并且消化了不确定因素,今年港股市场整体向好的概率正在上升,不少优质行业和板块前景值得期待。
中金对港股市场转向表示积极,建议近期以「稳增长」为投资主线,长期优选优质成长标的。兴业认为港股2022年「找寻自信式」恢复性上涨。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预计,互联网的产业政策环境改善,配置吸引力提升。互联网作为港股的中流砥柱,2021年「被规范」,2022年则是「在规范中发展」,短期估值性价比凸显。
瑞银全球研究部表示,该机构将2022年底香港恒生指数的目标位设定在27000点,这意味着其较恒指最新收盘价有12.5%的涨幅空间。该机构看好部分香港本地银行股和零售股。由于部分发达经济体主要央行可能削减资产购买,同时通胀率正在触顶,这种局面可能会提振这些经济体的实际利率。香港本地银行股的相对表现往往与实际利率呈正向关联。此外,香港本地零售股可能会受益于部分政策利好因素。
兴业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师、海外研究中心总经理张忆东指出,港股正在底部重生,凤凰涅槃,今年将有希望出现技术性小牛市,从去年年末开始到今年的高点,有涨幅15%到20%的可能。他建议投资者关注港股三条主线。一是跟随A股、美股的科创潮流去找寻港股的特色品种;二是关注与消费相关的标的;三是价值股,无论是相对估值合理的互联网龙头、房地产、金融板块,还是一些优质的本地股,均具有配置价值。
编辑/clare ya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