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 2022年,造车新势力拼杀最狠的一年
来源:丫丫港股圈 发布时间:2022-01-17 19:37:13

来源:丫丫港股圈

作者:嘉诚

然而过去两年,新能源汽车作为新物种,股价如火箭般上涨,新的一年,还会如此疯狂吗?

大多数顶级投资人,对于汽车股的投资都不太感冒。汽车作为20世纪上半叶最重大的发明,改善了很多人的生活质量,但其中并不包括投资人。

2000年,巴菲特曾经在太阳谷展示过一份长达70页的幻灯片,里面包括了美国过去几十年诞生的2000家汽车公司,这批公司最后存活下来的只有三家。

更讽刺的是,2008年金融危机,三家里面的两家又破产了。

然而过去两年,新能源汽车作为新物种,股价如火箭般上涨,新的一年,还会如此疯狂吗?

一、汽车行业,变化太快

总体来看,汽车行业并不是好的投资品种,原因包括:1、竞争激烈;2、资本开支巨大;3、杠杆率高;

在量产汽车之前,你需要投入巨大的资本,组建团队、设计车辆、打造工厂……但是这一切,并不保证你的车能卖出去。

一旦汽车销售遇到问题,负债、折旧摊销就会成为巨大的问题,些许的降价,就会对利润造成巨大的侵蚀。

假如不小心遇到金融危机,情况会更糟糕。翻开汽车发展历史,即使像劳斯莱斯、宾利这样的顶级品牌,也无法逃过被兼并的命运。

所以,对于汽车公司,与其说是投资,不如说是赌博,赌的是新车型是否被市场接受,然而这一点不要说投资人,连汽车公司老板也未必有十足的把握。

再者,赌输了固然可惜,赌赢了,回报也不大

即使像宝马这样的行业翘楚,过去十年EBITDA Margin在10%-20%之间,净利润率不过3%-7%。

与此同时,公司的资本性支出居高不下,每年都有巨额的折旧摊销。

投入大,利润薄,汽车实际上不是一门好生意。

所以,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面,汽车行业没有新入者。那么最近近年又为何疯狂呢?因为电车的兴起,让人看到了"弯道超车"的希望。

二、新能源的蜜月期

过去两年的资本市场,新能源汽车讲得是另外一个故事。

根据数据,2019年全球销售汽车9000万辆,按照4万美元(美国新车平均售价)一辆计算,市场规模3.6万亿美元,即使只有1%的市场占有率,都将是一家千亿营收的公司,还不计算背后存量汽车市场的服务收入。

如此庞大的市场,自然有人愿意冒险。

比如特斯拉,随着Model3等新车型的畅销,营业收入从2012年的4亿美金,大涨至2021年的515亿美金,9年增长125倍,复合增速71%。尽管盈利依然遥遥无期,特斯拉股价照样上涨了超过100倍。

中国的新势力蔚小理,2021年分别交付了91420辆、98155辆和90491辆,增速分别为109%、260%和177%。虽然总销量不及长城、吉利的零头,但是三家新势力的市值都在2000亿人民币以上,高于所有其他的中国民营车企市值。

这种现象合理吗?其实是合理的。对于车企来说,销量不是最领先的指标,产品力才是。

在蔚来出现之前,中国还没有一个自主品牌可以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当时国内30万以上的市场,卖得最好的是一款叫做BJ80的越野车,巅峰时期一年不过1万左右的销量。

直到今年,蔚来ES系列、理想ONE这些爆款的出现,才扭转了这一个局面。一款车的使用,少则3-5年,多则近10年,每一个购车人在做决定前都会进行大量的调研。蔚小理的爆款销量,侧面说明了,市场认可他们的产品。

产品力被认可了,销量自然就会跟上。根据统计,2018年-2021年的汽车销售数据,无论是低价位的轿车,

数据来源:车主之家,中汽协

还是较高价位的suv,爆款车型的排名都很稳定。

数据来源:车主之家,中汽协

这说明,爆款车型的持续性不错,那么蔚小理的收入未来一段时间可以保持,另外一方面,它们既然有打造爆品的能力,自然可以创造出更多的车型,获得收入。

好比特斯拉,市值一万亿美金,产品也不过"Sexy Cars"八款车型。我们可以在官网上重温马斯克对特斯拉的计划:

你知我知,特斯拉的「秘密武器」,就是Roadster、ModelS和Model3,最聪明的汽车投资人应该在Roadster推出时,就预见到今日特斯拉的成功。

所以,也许对于汽车股,传统的PS/PE定价已经过时,汽车产品力定价更为合适。新势力的估值,将重复特斯拉的故事。

图片来源:网络,蔚来和同价位的suv中控对比

三、新能源还能继续?

不过,让我们回到现实,故事能不能讲通,今年各家公司的销量表现很关键。假如我们用传统汽车行业的分析框架看新能源,今年会如何?

首先来看宏观大环境。汽车消费一般会放大经济的景气度,当经济景气度下降时,汽车销售额会下降的更快。

今年我国的消费疲软是不争的事实,明年虽然说会适当降息刺激消费,但是是否有作用呢?不一定。假如消费继续下行,汽车消费无可避免的会遇到问题。

与此同时,我觉得新能源汽车的另外一个杀手锏 —— 价格,今年也许会继续失效。

在ARK对电动车的规划里面,成本下降是一个很重要的支撑点。根据赖特定律,当一款产品的产量呈数量级上升时,成本会逐步下降,这个定律过去上百年已经在燃油车身上实现,而电车的成本下降之路,才刚刚开始。

但是随着上游锂钴稀等大宗商品价格暴涨,新能源汽车在价格上大概率会无法下调,无法对燃油车形成足够的威胁。

宏观经济不好,成本又降不下来,偏偏分析师的预期都很乐观。

根据万得一致预期:1、蔚来,预期营收98.86亿美金,同比增长74%;2、小鹏,预期营收55.98亿美金,同比增长89%;3、理想,预期营收69亿美金,同比增长70%;

虽然三大势力都有新车型发布,但是时间都相对靠后,比如说蔚来的ET5要到9月份才交付,小鹏G9的交付时间是三季度,所以,明年大部分时间,各大车企的增长点依然要靠老车型;

这意味着,1、蔚来的ES6/ES8/EC6,要到16万辆左右的销售;2、小鹏P7大概要13万辆;3、理想ONE15万辆;

通过比较竞品的销售数据,我们可以发现,空间其实不大,比如说理想ONE的竞品汉兰达,过去的平均销量也大概是10万辆上下。

而且,2021年可以说是没有竞争对手的,今年自主品牌的车企都会有新产品出现:1、30万SUV区间,理想面对岚图FREE、小鹏G9的竞争;2、20-30万轿车区间,小鹏P7面对蔚来ET5\ET7的竞争;

除了以上问题,从一个长视角看,特斯拉当年遇到的问题 —— 产能地狱,新势力都无可避免的会碰到。假如跨过了需求的问题,供应如何跟上,资金是否足够,将会随着三家公司销售额上升而逐步出现。

四、总结

当然,今年整体的形势到底怎么样,还是要边走边看。今年是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的最后一年,明年将再不给予补贴,因此可以肯定的是今年一定是各路造车新势力一定拼杀最狠的一年。未来一年,新势力面对的情况无非三种:

A、超预期,老车型继续增长,新车型同样畅销;B、老车型增速见顶,增长主要靠新车型驱动;C、新车型失败,老车型保持稳定;

A情况的话,业绩增速大概率可以维持,相信三傻依然会是回报率比较高的股票;

估值方面也不用太担心,上一次Taper Tantrum(2013年),特斯拉、Facebook这些成长股,依然可以保持高估值;

B和C情况可能投资者就要担心了,毕竟今年美股已经发生了太多增速不及预期,股票暴跌的案例了。

编辑/Viola

标签: 新势力 造车

猜你喜欢

微软Bing市场份额不增反降,谷歌搜索“一哥”位置

微软将ChatGPT集成进Bing,并在GPT-4的推动下拥有自己的生成搜索体验,可谓抢尽“搜索一哥”谷歌的...更多

2023-05-15 18:27:36

一图读懂 | 美股期权隐含波动率排行榜 (5.15)

隐含波动率(IV)是对一支股票年内价格变动的预估,反映投资者对未来价格波动程度的预期,是期权定...更多

2023-05-15 18:44:03

财报前夕,腾讯股价一度涨超4%,这次业绩将会有怎

在财报发布的前夕,腾讯结束了连续一个月的股价下行趋势,在5月15日一度涨超4%,说明市场对本次腾讯...更多

2023-05-15 18:28:01

【环球新视野】北水抢筹科网股!加仓腾讯近12亿港

2023年5月15日,南向资金净买入16 53亿港元。$腾讯控股(00700 HK)$、$美团-W(03690 HK)$、$中国海洋石油(00883 HK)$分更多

2023-05-15 17:40:54

巴菲特看好的日本股市,要创33年新高了 环球精选

坚实基本面推动日股上涨,同时外资流入和回购潮支撑日本股市情绪。“股神”又押对了?5月15日周一,...更多

2023-05-15 17:32:45

财报前瞻 | 获多名分析师看好,沃尔玛Q1业绩有

随着最新一轮财报季继续如火如荼地进行,本周零售行业成为了关注焦点。其中,$沃尔玛(WMT US)$将于5月18日更多

2023-05-15 16:35:32

环球要闻:每日期权追踪 | 罕见认错!特斯拉召

编者按:《每日期权跟踪》紧跟期权市场,关注博弈动向,为牛友提供多维度机会参考,助力牛友掌握投...更多

2023-05-15 16:36:38

港市速睇 | 港股午后强劲拉升!三大指数齐涨超1

富途资讯5月15日消息,港股三大指数午后强势拉升,恒指一度收复2万点关口。最终,恒指、国指涨1 75%,科指更多

2023-05-15 16:44:40

易点云(02416.HK)今起招股,发售价每股10-12港元

在数字经济浪潮下,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大势所趋!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亦提出「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更多

2023-05-15 16:43:09

每日快看:又一里程碑!港交所:“互换通”正式启

5月15日,港交所正式举行互换通上线仪式,香港政、经两界大佬齐聚金融大会堂,包括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更多

2023-05-15 15:3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