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由于今年联储加息路径仍存在高度不确定性,因此监测联储加息速度、加息幅度的预期变化这一工作变得十分重要,我们有必要重新对我们现有框架进行梳理,比较优劣并看是否存在新的监测框架。
在传统框架里大体有两种方法,其一是通过Fedwatch公布的概率分布,这一数据不光是横截面的,也同时是面板数据,可以看到针对每一个议息会议时间对应的各种政策边际变化的变化。
比如从横截面的角度参考图1,图中蓝色部分给出了最大概率的加息幅度是多少,可以看到2022年5月加息50bp的概率为61.6%,而2022年6月加息到1.25-1.5%的概率达到60.3%。
但值得注意的是(1)由于这些理应相互关联的事件间是独立决定的,因此基于可行性路径计算的预期加息概率是没有意义的(参考表1);
(2)参考图2,在2022年2月10日这一天,由于中旬面临更高的美国通胀数据公布的预期渐强以及FOMC委员不断放「鹰」,加息50bp的概率一度达到93.75%,这至少体现了单独依靠Fedwatch的数据将面临高度的预期波动性;图3中针对2022年5月4日,加息25bp的预期概率从0%到接近100%,返回到0%又折返回近5成。这一特征导致利用Fedwatch数据预判相对较远未来的政策变化并不可靠。
另一种传统框架,可以通过联储在3、6、9、12议息大月公布的经济展望(Summary of Economic Projection,SEP)中的点阵图来判断,这一数据可以直接分析票委的票型,最接近实际决策层的决策机制,但由于其季频属性,且预期往往无法落地等原因,对我们判断全年的加息路径往往指导意义有限。
但并不是完全不可以,参考图4可以看到点阵图预估2022年(年末)利率走廊在1.75-2.0%,距离现在存在150bp差距,我们如何得到有意义的推论呢?
由于加息强度、速度存在两个自由度,(通过假设)固定一个,得到另一个是比较好的推论框架:
(1)如果加息强度固定在25bp,那么150bp/25bp=6(次),由于剩余议息月恰好为6次(5、6、7、9、11、12月),因此匀速加息就是我们的推论;
(2)如果加息速度固定在6次,同理我们可以得到每次加息25bp的加息强度。注意这里两个推论结果相同完全是一种人为的巧合,我们可以通过提高加息强度来改变关于加息速度的推论,本质上SEP点阵图给了我们一个加息强度*加息速度的上界。
最后一种是在长期观察下,我们发现从实践意义上具有很好预测属性的一个指标,即3月期美债收益率(简称美债3M)。参考图5,自2017年12月起,无论加息周期还是降息周期,美债3M总是先于EFFR变动,且对EFFR变动幅度也有很好的判断;
参考图6观察美债3M-EFFR利差的变化,美债3M的先行属性更加显著,其非常准确地「预告」了上一轮加息周期的最后5次加息,上一轮降息周期的开始3次降息,以及本轮加息周期的首次加息的时点以及幅度。为了验证这一结论,我们做了样本内的回测分析,以除本次加息以外的样本内样本点,来预测本次加息这一样本内样本点。
参考表2,我们可以看到,除了2020年3月4日联储意外在非议息会议时点降息以外,自2017年12月以来,无论加息还是降息(1)美债3M时点预判的精读100%,提前30天-74天美债3M突破相持点,「预告」EFFR变动方向(即是否加息或降息);(2)美债3M对于加/降息幅度的「预告」精读也非常高,除首次加/降息外,议息前一日美债3M对由于加/降息而跳升/回落的EFFR的预判误差有4次仅在1bp以内,其余在4-7bp之间,这意味着在3月议息前,基于美债3M的观测框架可以很好地给出正确预测区间。不光如此,这一观测框架的预期波动性也要明显小于利用Fedwatch概率的传统框架。
风险提示:
(1)全球「再通胀」超预期;
(2)以Delta为首变异株对经济活动影响超预期;
(3)地缘风险超预期。
编辑/iris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