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来看,两次石油危机期间,通胀控制更好的国家,经济和股市表现更强,汇率则和整体的国际竞争力更为相关。在滞胀环境中,加大自身能源供给的独立性,同时通过加大研发降低能耗,有助于经济体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俄乌冲突使得全球滞胀压力进一步上升,本文对19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中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的经济、通胀、汇率及股市表现作比较式复盘,希望对当下提供一些启示。
通胀:第一次危机日英更严重,第二次危机美英更严重。
第一次石油危机中,由于日本和英国能耗高大量依赖石油进口,禁运导致两国通胀受油价飙升影响更大;
此后日本加大研发节能型产品,在第二次石油危机中受到的冲击显著降低,英国则通过提升能源自给率降低了第二次石油危机中本国价格涨幅(但仍较严重),美国通胀在第二次危机上涨非常显著。
增长:美德日英经济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但程度因自身转型进程分化。
第一次石油危机中,由于日本、英国通胀较高,且自身存在产能过剩、金融体系泡沫等问题,美国、德国表现好于日本、英国;
第二次石油危机中,日本、德国经济是全球主要产品(除原油)的供给国,竞争力处于历史巅峰,日本、德国表现好于英国好于美国。
汇率:日元、德国马克整体升值,美元整体贬值,英镑则先升后贬。
汇率表现与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更为相关,而与货币政策相对松紧程度的关系趋弱。
股市:第一次危机中日英受冲击更为严重,第二次整体冲击小于第一次。
第一次石油危机中,各国股指均下跌,英国、日本的跌幅较大。与其受到危机冲击大,通胀高,经济下行相对更大有关;
第二次石油危机中,各国股市受冲击程度小于第一次,英日表现相对更好。主要受到日本转型成功,节能减排效果开始显现;英国产油行业从无到有,度过银行危机「跌深反弹」的影响。
整体来看,两次石油危机期间,通胀控制更好的国家,经济和股市表现更强,汇率则和整体的国际竞争力更为相关。在滞胀环境中,加大自身能源供给的独立性,同时通过加大研发降低能耗,有助于经济体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风险提示:全球通胀超预期上行,货币政策超预期收紧。
编辑/Corr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