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美股即将迎来财报季,在未来两周,占标普500指数70%市值的公司,将发布业绩报告。市场普遍预计标普500指数成份股平均每股盈利同比仅增长5.2%,相对于2021年第四季度32%的增速大幅回落。
与此同时,华尔街各大银行在上周称乌克兰战争可能造成的数十亿美元损失,同时警告说它们认为未来战争造成的市场动荡看不到尽头。
标普500按照市值加权来算,40%的营收都来自于美国以外;而这些海外营收比重较高、产品供应更加依赖海外因素的美国上市公司,是本轮业绩大滑坡的主要拖累因素。
而从种种迹象来看,美股如今正站在世纪转折点上:从原先的全球化推动的增长,「回归」到以往大炮+黄油的驱动模式。
令人不安的信号
众所周知,《经济学人》杂志是以所谓的经济自由主义为导向,同时披着「理中客」的外衣,对政治经济风向极其敏感的一个刊物。
就是这样一个经济自由主义的「灯塔」,最近却开始了180度大转弯,转而支持大炮+黄油的经济模式。
一般而言,花在军费上的资源,是从其他部门挤出来了,比如说教育、医疗和基建等等;军费开支过大,会对经济长期增长造成阻碍。
但是最近《经济学人》却开始称:巨额军费开支,「实际上」可以产生更多经济增长。
《经济学人》首先引用了2021年美国军事智库兰德公司的一份关于巨额军费支出对美国经济造成潜在拖累的报告:第一,美国的军费在很大程度上挤占了急需更新的基建开支,会阻碍美国长期经济增长潜力;第二、高额军费让美国的债务更加无以为继。结论是,美国长期经济增长潜力受损、债务压身,反过来会影响美国的整体军事实力。
但是《经济学人》却称,这一逻辑只是教科书逻辑。然后举了以色列的例子:以色列的军费开支是整个OECD国家中占GDP比例最高的:6%(相比之下美国在过去十年平均占比是4%多点),但是经济增速却在整个OECD国家对照组中数一数二。相比之下,日本军费开支占比最低,同时经济增速也是最低之一。
然后《经济学人》的「结论」是,军事开支与经济增速之间无法建立有效的普世相关关系。穷国军事开支大,更拖累经济;但是富国军事开支大,反而更有利于经济——因为穷国需要建设的地方太多了,而富国该建设、该投资的都已经接近「饱和」,军事开支大增反而可以成为刺激经济增长的增量因素。
然后《经济学人》又开始鼓吹扩大军事投入的种种好处。
首先是军事开支加大有利于刺激「高质量」就业。如果美国军队被看成一家公司,那将是全美最大的雇主:200万人的劳动力集团,轻松碾压所谓的最大雇主沃尔玛和亚马逊;同时军队就业不仅数量大,「就业质量」也高:平均每个美国军队雇员各项开支总额高达40万美元/年。
然后是潜在经济收益。军队主导的研发平均而言,每增长10%,就会带动相关私营部门的研发增长5%;同时,研发的增长将带来一系列的衍生效率提升。
最后是军队投入的研发不像私人部门研发,受到市场情绪的剧烈影响,军队投资的研发可以承受更大更长期的失败,从而最终获得更好的研发效率(不像私人部门研发「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实际上快成功了,却在成功之前放弃)。
然后《经济学人》得出了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结论:
没有军事大规模的投入,就不会有今天的现代生活,小到胶带、大到因特网莫不是军事大规模投入的成果;诚然,经济发展需要一个安定的环境,让商业可以安心投资,长期谋发展,但是在现在这种世界格局之下,经济发展模式需要转换成大炮+黄油;不幸的是,在当今世界,如果要有强劲的经济,就必须要有强劲的军事投入。
美股风格转变在即?
这个以强烈主张经济开放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为安生立命之本的杂志,发出了以上这种「倡议」和180度的风格转换,不得不让人感到背心发凉。
有一句俗话说得好:贸易的高墙竖起之日,就是士兵出征之时。《经济学人》的这篇文章,无疑是在暗示全球化经济模式的终结,并主张「回归」大炮+黄油的发展模式。
而整个宏观经济图景的转变,意味着所有的微观主体必须作出相应调整。
美股盈利增速的快速下降,国际业务占比较高、甚至是100%非美业务美国上市公司的陨落,也反映出市场正在为新的经济范式的转化,做好预期上的准备。
而美国仿佛也在憧憬着二战时自己独有的大炮+黄油的经济发展模式:
虽然美国在战争期间对消费商品实行了限制和配给,但战时每年的消费品产出量反而都大于1939年(因为进口贸易部分没有了,只能自己生产)。1945年,与希特勒入侵法国之前相比,美国人吃了更多的肉,买了更多的鞋子和汽油,用了更多的电;美国经济在战时的生产总额翻了1番,工资上涨了70%。美国工人的生产效率到最后是德国工人的2倍,是日本工人的4倍。
相比之下,超级战备动员让欧洲成了一片废墟。
如果历史又正在向「重演」的方向前进,那当年美股投资大师邓普顿的方案,可能又变得更加有参考价值。
在投资大师邓普顿得知二战爆发的第一时间,分散买入了所有股价低于1美元的美国工业股,二战结束后邓普顿从借钱炒股的投机者,变成名副其实富豪;随后,邓普顿在战后又成为全球化投资的先驱,其管理的基金在上世纪60年代第一个投资日本等海外市场……
邓普顿的成功,离不开正确跟随大势;根据不同的「潮汐」状况,作出顺应潮汐的举动。
编辑/phoe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