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豹财经社
大淘宝的GMV走下坡路,阿里中国商业板块收入不再增长。戴珊面临“守江山”难题。
(资料图)
国际商业板块营收增幅明显,但体量不大且依旧亏损。蒋凡经过一年的业务梳理,等待出手时机。
本地生活业务频繁调整,降本增效、精简整合是核心。前有美团、后有抖音,俞永福想突出重围并不容易。
第二增长曲线云业务增速大幅下滑,张勇亲自接棒张建锋,坚信云产业是历史性机遇。
随着$阿里巴巴-SW(09988.HK)$2023财年第三季度业绩(自然年2022年第四季度,以下以Q4指代)的发布,四位业务总裁过去一年的成绩单被摆上桌面。
在一年前的Q4财报中,阿里变更了各业务分部的划分方式,将占据公司收入80%以上的“商业经营”分部细分成了中国商业、国际商业、菜鸟、本地生活服务四个板块。加上此前的云业务、数字媒体及娱乐、创新业务及其他,重新构建了阿里的商业版图。
与业务重新划分相对应的,是组织结构的调整。
阿里CEO张勇于2021年双11后,在CEO和事业群总裁之间,设立了四个分管大总裁,他们是负责中国数字商业的戴珊、负责海外数字商业的蒋凡、负责本地生活服务的俞永福,以及负责云业务的张建锋。
过去一年,围绕四大业务与四大总裁,阿里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尝试和探索。但这家巨头的两大主线问题仍未解决:赚钱的业务增长缓慢,赔钱的业务尚未盈利。
戴珊:江山难守
接手中国数字商业这一年,戴珊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守住为阿里贡献了约七成收入的基本盘。
中国商业板块的客户管理收入由淘宝、天猫的广告及佣金收入构成,它是阿里核心电商业务的最直观体现。过去一年,这部分收入持续下滑,Q1同比持平,随后三个季度分别下滑10%、7%和9%。淘宝和天猫的线上实物商品GMV连续三个季度录得同比低单位数下降后,在2022年Q4扩大为同比中单位数下降。
电商业务收入缩水导致阿里中国商业板块收入接连走低。2022年Q4,阿里中国商业收入同比下降1%至1699.9亿元,连续第三个季度下滑,占总营收的比重降至69%。
自接手大淘宝之初,戴珊就意识到阿里的电商业务已接近天花板。2022年初,戴珊为大淘宝确立了“从交易走向消费”的战略方向,叫停以GMV为增长目标的发展模式,要求淘宝天猫回归到消费者体验的打造。
围绕新的战略,淘宝、天猫在过去一年进行了一系列购物体验优化,尤其是在重要的大促节点双11。消费者不再需要计算复杂的满减规则,不再需要熬夜等待预售开启,平台提高了优惠力度。
但从结果看,2022年双11期间的GMV与上一年持平,电商业务整体下滑趋势在Q4并未好转。就连前几季财报中着重强调的用户活跃度与留存率数据,也未出现在Q4财报中。
商务部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9年,中国电商交易额复合增长率从超过30%放缓至约10%,预计到2025年将进一步下降至5%以内。在行业整体发展触及天花板的同时,老对手京东与拼多多用百亿补贴开启价格战,抖音直播电商增长迅速,GMV已突破万亿。
让阿里中国商业这艘巨轮驶回增长航道是个艰难的任务,戴珊2023年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蒋凡:完成热身
蒋凡负责国际数字商业板块,主要包括东南亚电商平台Lazada、阿里于2018年投资控股的土耳其电商平台Trendyol,以及帮中国商家将商品卖到国外的速卖通和Alibaba.com等。
2022年Q4,在阿里各业务板块或下滑、或增速回落的情况下,国际商业板块以18%的同比增长率一枝独秀。此前三个季度,阿里国际商业的收入增速分别为7%、2%、4%。
据晚点LatePost报道,蒋凡从淘宝天猫转岗至国际数字商业板块后,花了半年时间对阿里的海外业务进行梳理,将主要精力放在了速卖通、Lazada等业务上。
半年多后,成果开始显现。2022年Q4,阿里的国际零售商业营收同比增长26%至146.44亿元,来自C端业务的订单同比增长3%,主要被Trendyol订单增长带动。
虽然增幅显著,但作为阿里第二大收入来源的国际商业板块仍处于亏损状态。
截至四季度末,国际商业在阿里整体营收中的占比为8%,与云业务的占比持平。2022年Q4,国际商业的经营亏损为16.61亿元,与Q3基本持平,但较上半年有所收窄。其中,被蒋凡“重点关照”的速卖通和Lazada亏损幅度均较上年同期有所改善。
与戴珊所面临的国内电商天花板不同,把货卖到海外去有更多施展拳脚的空间。据中金公司研报,阿里的速卖通和Lazada所处的跨境电商B2C市场在2020年的交易额约为2.1万亿元,预计该市场将在2024年突破6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0%。
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速卖通开启了“全托管”模式招商。全托管即供应商和工厂将商品寄送给平台,由平台负责商品的运营、物流、售后等环节。据招商公告,目前速卖通的全托管模式不收取佣金,主要在巴西、日韩、欧洲、北美等海外市场推广。
经过一年的梳理和热身,蒋凡已经做好了在2023年出击的准备,但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
俞永福:精简、整合、迎敌
俞永福负责的阿里本地生活服务业务在过去一年调整最为频繁,对“到家”业务进行降本,对“到目的地”业务进行整合。
2022年Q4,阿里本地生活服务板块营收131.64亿元,占总营收的5%,同比增幅6%;经营亏损54.73亿元,较上年同期的77.33亿元有所收窄。
到家业务饿了么的平均订单金额有所提升,虽然订单数在10月和11月有所下降,但整体GMV在Q4实现了正增长。同时,受益于每单配送成本下降,饿了么的亏损有所收窄。
到目的地业务方面,去年初飞猪启动组织改革,成为继盒马之后阿里又一个独立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独立公司。阿里巴巴生活服务板块下饿了么到店业务(原“口碑”)将与高德合并,原到店业务负责人张亮将由向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CEO俞永福汇报,改为向高德CEO刘振飞汇报。
经过一年多的调整,阿里的本地生活业务基本按照张勇的设想,形成了以饿了么为中心的到家和以高德为中心的到目的地相协同的业态。
但只是做好精简、整合,对俞永福来说还远远不够。截至2022年Q4,本地生活服务仍是阿里主要业务中亏损幅度最大的板块,经调整EBITA利润率为-24%,较去年同期的-41%明显收窄,但距离全面实现盈利还有一段距离。
此外,本地生活的战局中,又出现了老对手美团之外的新玩家。
据媒体报道,2022年,抖音生活服务完成约770亿元GMV,较年初定下的500亿元目标高出约54%。2023年,抖音本地生活GMV目标为1500亿元,与上年相比几乎翻了一倍。
前有美团,后有抖音,处于降本增效中的阿里本地生活突围不易。
张建锋:技术出身,回归技术
在四位分管大总裁中,张建锋是唯一没有坚持到周年大考的一个。
去年年底,按照惯例,张勇发布内部信宣布集团组织变化:张建锋不再担任阿里云智能总裁,继续担任达摩院院长,专注前沿科技探索,并将继续分管平头哥和智能互联。张勇担任阿里云智能总裁,并直接分管钉钉。
此前,张建锋作为云与科技分管总裁,主要负责的业务有阿里云智能、钉钉、天猫精灵、达摩院和平头哥等。
云业务被视为阿里的第二增长曲线,也是中国商业之外唯一实现盈利的业务板块。2022年Q4,云业务营收同比增长3%至201.79亿元,增速进一步放缓。去年下半年,云业务增速首次跌至个位数。
12月18日,阿里云香港服务据点出现故障,多个香港及澳门网站受到影响。据阿里云故障通报,其在中国香港的数据中心机房降温系统出现故障,导致服务器宕机持续超过12个小时,这是阿里云运营十多年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大规模故障。
张勇在随后发布的内部信中称,客户的成功就是阿里云的成功。“任何故障的发生,对阿里是万分之一、百万分之一的概率,一旦发生在每个客户身上就是百分之百。”
据Canalys数据,自2022年Q1以来,中国的云基础设施服务支出年增长率已经连续三个季度放缓,首次跌破10%。虽然商业活动有所复苏,但业务运营仍未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企业客户缩减IT服务成本,以降低运营风险。
亲自接手后,张勇仍然对云业务充满信心。他在Q4的财报电话会上表示,云产业的发展在中国乃至全球都是一个历史性的机会,对阿里来讲也具有极端的战略重要性。“基于这两点,我已经兼任了阿里云的总裁,对于该业务,我充满激情,这样的历史机会不可辜负,必须抓住这样的历史机遇。”
被问及未来3~5年的规划时,张勇表示,阿里仍会坚持消费、云计算和全球化这三个顶层战略,不会寻找所谓新的战略赛道,因为这三个战略的天花板足够高,市场足够大。“在当今不断的技术演进当中,我们仍然能找到巨大的机会。”
当大象不再狂奔,比起一位 Game Changer,阿里更需要一位能把现有业务不断推高的“极致先生”。
编辑/Corr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