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港股早盘,海底捞大幅高开,截止发稿,涨超16%,股价报22.45港元。
多只餐饮股同步走强。截至发稿,特海国际涨超6%,九毛九、奈雪的茶涨超5%,海伦司涨超4%。
(资料图片)
消息面上,海底捞及特海国际(09658)近日发布业绩预告,海底捞预计2022年度收入不低于346亿元,较2021年的411亿元同比减少不超过15.8%。尽管收入有所减少,但海底捞预计2022年度将取得不低于13亿元的净利润,较2021年亏损41.61亿元实现扭亏为盈。特海国际作为海底捞海外业务运营主体,预计2022年度收入不低于5.58亿美元,较2021年度的3.124亿美元增加约78.6%。
为何能扭亏为盈?海底捞表示,主要归因于根据啄木鸟计划采取改进措施令餐厅营运效率提高;自2022年6月以来,随着新冠疫情的缓和,公司在中国大陆及其他地区的餐厅经营表现明显好转;及于注销从公开市场及以要约收购方式回购的2026年票据时确认的收益约人民币3.29亿元。
而对于收入减少的原因,海底捞称,主要是2022年不可抗因素影响而导致中国大陆地区若干餐厅停止营业或暂停堂食服务及客流量减少;及因“啄木鸟计划”2022年1月至8月期间门店数目较2021年同期减少。
资料显示,2021年底为改善公司经营,海底捞宣布启动“啄木鸟”计划,主动收缩扩张,优化内部运营。2022年上半年,海底捞新开业18家餐厅,因“啄木鸟计划”关停26家餐厅。截至2022年6月30日,海底捞餐厅总数为1435家,上年同期的餐厅总数为1597家,一年间,海底捞餐厅总数减少了162家。
实际上,海底捞能实现盈利,早先数据或早有体现。根据海底捞发布的数据,1月23日大年初二开始,全国海底捞门店的客流开始大幅度增长,在1月23日至1月27日的5天里,共计接待顾客超650万人次,比上周同期客流增长20%。这其中,在1月26日,海底捞单日接待顾客超135万人次。
随后的元宵节、情人节等节假日,都在刺激顾客的消费热情进一步恢复。今年2月14日情人节当天,海底捞全国门店接待人次超140万,同比2022年情人节增长超25%。
与此同时,情人节当天海底捞的外送订单量也出现明显上涨,环比上周同期增长2.4倍,同比2022年情人节增长2.1倍。而在刚刚过去的2月18日、19日周末两天,海底捞全国门店接待量,比一月份过年前的周末客流上升了15%。
来自久谦咨询的数据显示,1月海底捞位于一线/二线/三线及以下城市的门店数量分别为254、743、418家,合计1415 家;同期翻台率分别为每天2.9、3.7和4.8次。
国信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公司啄木鸟内部调整改革实施至今1年有余,22H2经营利润端展现强劲反弹态势,降本增效成果远超市场预期。基于经营效率端的大幅改善,该行认为2023年是新一轮成长的起点,且近期1月经营数据持续展现良好复苏态势。外部疫情进一步确认稳定后,开店节奏有望重回高速扩张,新品牌孵化也有望环比加速,若二者预期兑现对其远期成长逻辑将形成强劲支撑。
国元证券指出,1月期间海底捞三线及以上城市的门店恢复最佳,其次为二线城市,如西安、郑州、杭州均超过去年同期水平;一线城市恢复速度相对略慢,其中深圳恢复较好,翻台率为去年同期的106%左右。受益1月疫情管控放开后,餐厅消费快速回暖。作为消费复苏逻辑的优选赛道,看好海底捞等龙头公司的业绩复苏和成本优化下的盈利释放。
特海国际方面,对于其收入增长的原因,公告称,主要由于2022年期间,多个国家陆续取消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实施的堂食限制令,使得集团旗下餐厅逐步恢复正常运营,客流量及翻台率显著上升;及餐厅网络较2021年进一步扩张。
集团预期2022年度将录得约3600万美元至4500万美元的亏损净额,较2021年度亏损净额1.508亿美元显著下降。预期亏损主要归因于2022年1月到4月期间,部分国家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实施堂食限制令;及2022年度发生的汇兑损失、上市费用、处置长期资产的一次性损失、减值损失等。
据悉,截至2022年6月30日,特海国际在中国以外共计开设了110家餐厅,2022年12月30日,特海国际在港交所成功上市。以2021年的收入及自营餐厅覆盖的国家数目计,特海国际是国际市场上源自中国的最大中式餐饮品牌。
编辑/phoe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