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的一场内部会上,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在展望2023年时坦言,希望能做出来一个“1”,即至少有一个高成长、有创新的业务。
过去十年,百度一直在讲人工智能的故事,但反映到收入上,却让投资者一次次充满希冀,又败兴而归。
而2023年大模型出乎意料爆火之下,百度率先推出了文心一言,成为国内科技公司大模型的急先锋,也有望成为李彦宏期待的那个“1”。
(相关资料图)
百度,似乎正在迎来自己的“奇点时刻”。
从财报来看,百度二季度表现不错,核心营收264亿元,同比增长14%;核心经营净利润(non-GAAP)达65.1亿元,同比增27%,均超市场预期。
这主要归功于百度在广告业务上的回暖。作为核心业务,在线营销服务在二季度收入约196亿元,同比增长15%。广告业务作为顺周期行业,百度从包括旅游、本地生活在内的中国消费业态复苏中获益。
而来自云与其他AI业务收入约68亿元,增速仅12%,低于整体营收增速。百度智能云事业群总裁沈抖解释称,这主要是受“to G”项目拖累,制造业、互联网服务等行业增长依然稳健。
不过云业务维持一季度的盈利态势。李彦宏透露,百度智能云在2023年二季度收入达45亿元,同比增长5%。
二季度的经营业绩并不是重点,投资者和市场关注的焦点,仍在于百度生成式AI和大模型,将会如何改变百度,让其在AI领域投入十年耗资超千亿,成功变现。
过去,投资者认为百度能率先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领域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如今看来,大模型的进展可能更快。
财报发出后,李彦宏在电话会上,也大谈生成式AI和大模型给各行各业带来的革新,以及百度如何从中获益。
回暖的财务指标,加上李彦宏描绘的重构百度的宏伟蓝图,让投资者再次振奋。
8月22日晚,百度在美股上涨2.75%,次日在港股则上涨4.39%,领涨恒生科技成分股。
包括摩根士丹利、大和证券在内的机构,都把对百度未来业绩增长的关注点,放在大模型上。大和证券直言,文心一言商业化获批,会是百度未来股价的主要催化剂。
李彦宏也对此心知肚明。财报会上,李彦宏多次强调,AI技术的发展让百度的业务出现了发展范式的转换,百度也在用文心大模型和文心一言构建AI原生应用,彻底重构产品线。
百度CFO罗戎认为,在文心大模型的支持下,广告会变得更加客制化,广告客户的投资回报率也会随之提升;生成式AI和大模型会为各行业赋能,提升工作效率。
大模型诞生之初,各界就期待它能够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也将其誉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如今,百度逐渐摸索出了一些门路。
难点则在于,大模型仍处发展初期,投资者对场内玩家们的估值、定价,均是基于想象和憧憬。头部的玩家,包括微软、英伟达股价的暴涨,也是基于对未来的超高预期。
然而在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上,大家都还在探索中。
百度虽然较早推出了文心一言,李彦宏也多次强调文心一言的商业化路径,但在商业化落地实例上并不清晰。
市场的担忧在于,百度是出于赶风口的原因,还是本身有技术积累,才“All in”大模型?毕竟过去十年,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重点布局,一直还是自动驾驶。
而现在,百度几乎不提自动驾驶业务了,百度内部多个自动驾驶部门和团队也遭到裁撤,流失到各个新能源车企或自动驾驶公司,百度只落下了行业自动驾驶黄埔军校之名。
百度和吉利平等持股的集度汽车,也变更为由吉利方面控股并改名为极越,百度退居幕后成为智能驾驶方案提供商。
李彦宏把生成式AI和大模型作为百度新增长引擎,希望借此推动百度的长期增长。
百度管理层也承认,大模型的商业模式目前仍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百度智能云事业群总裁沈抖表示,这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够看到显著的收入贡献,但生成式AI和大模型为百度云业务开辟了一个新的增长空间。
作为市场份额排在阿里、华为和腾讯之后的“第四朵云”,百度身后还有字节跳动等玩家在追赶。这些玩家都通过MaaS(Modle as a Service,模型即服务)在大模型上下注,在发展MaaS生态的初期,云的能力自然成为决定这一时期市场份额的关键。百度在能否靠着大模型,刺激云业务增长,需要反映到实际的业务收入上。
无论是在AI领域、无人驾驶领域,百度在技术上总是先人一步,然而最终落地、商业化的节奏上,却总显得不如意。如今来到大模型时代,李彦宏和他的百度也需要加速狂奔。
有着十年技术储备的百度,能否保持自己的先发优势,在云、应用端做出一些亮点,率先商业化落地?李彦宏是否也能翻身,在AI时代找回曾经的荣耀?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编辑/jayd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