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析师:预计本月LPR报价大概率跟随MLF利率同步下降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称,MLF利率下降将大概率引导1月LPR报价同步下降。其中,1年期LPR可能下调5至10个基点,5年期LPR可能同01月18日 07:45
-
强势吸金不止!只因名字带有“通胀”,这类ETF成避险投资新选择
据统计,目前美股市场23只名称或ETF描述中含有“通胀”一词的ETF,开年来均备受资金热捧,而这一类型“抗通胀”ETF的数量有望在今年翻倍。01月18日 06:03
-
汤加火山对农产品影响有多大?
中信期货认为,汤加火山的爆发,在短期将引发地震、海啸、洪水等自然灾害,影响航运;在中长期,火山爆发将引发气候异常,增加农作物减产风险01月18日 06:03
-
Aquila Acquisition申请香港IPO,有望成为港股首只SPAC类IPO
据港交所文件,AquilaAcquisition申请香港IPO。该公司有望成为港股首只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类IPO。01月18日 06:02
-
大师级的简单交易秘诀:真正的交易者只关心两件事
你买入的目的不是为了亏钱,而是为了获利且尽可能的获利更多:当走势对你有利的时候,必须贪婪、让利润奔跑;当走势对你不利的时候,停止幻想01月18日 06:02
-
美股牛头熊身?纳指超三分之一的成分股已较一年内高点腰斩 ?
机构指出,大部分纳指成分股已陷入熊市之中。目前很难判断这是正常的滚动回调还是牛市见顶。但这种情况持续的时间越长,就越难被忽视。01月17日 22:36
-
一场规模达3万亿美元的量化紧缩正在到来?
到目前为止,美联储负债的泡沫还未达到最危险的时候,但美联储也只能在困境中越陷越深……01月17日 22:36
-
小米集团1月17日耗资约1946.8万港元回购105万股股份
据港交所文件,小米集团1月17日回购105万股股份,回购价为每股18 52港元-18 56港元,耗资约1946 8万港元。01月17日 21:05
-
腾讯控股1月17日斥资逾2亿港元回购43万股股份
据港交所文件,腾讯控股于2022年1月17日斥资逾2亿港元回购43万股股份,回购价为每股464港元-473 8港元。01月17日 21:05
-
共识预期正在形成:美联储今年不止加息三次
如果通胀持续走高,4次甚至5次加息也是合适的,也有可能是6次或7次。01月17日 21:04
-
高盛:2022年买入中国股市的十大议题和理由
高盛同时看好A股和H股:A股对于全球股票投资者而言是个不容忽视的战略性投资资产类别,而H股则提供了具有吸引力的战术上行机会。01月17日 21:04
-
马斯克的“隧道梦”在拉斯维加斯破灭了?
虽然遭遇部分堵车,但从整体上看,LVCCLoop在CES展览期间的表现堪称亮眼。如果项目获得成功,可能鼓励其他城市与Boring公司签订合同。01月17日 21:04
-
北水连续10日买入美团,今日再加仓近5亿港元;南水甩卖中国中免、宁德时代
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14 56亿港元,连续9日净买入;快手、中国海外发展分别获净买入1 56亿港元、1 52亿港元。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17 07亿元,招商01月17日 19:37
-
风水轮流转!低估值板块机会来了?
年初以来,牛冠全球的美股出现回调,去年垫底的港股启动反弹。01月17日 19:37
-
一文读懂2022年周期板块的投资机会
展望2022年,在政策影响下,机构看好建筑、建材、地产等大基建板块,以及如电力和煤炭等有转型能力的企业。01月17日 19:37
-
观点 | 2022年,造车新势力拼杀最狠的一年
然而过去两年,新能源汽车作为新物种,股价如火箭般上涨,新的一年,还会如此疯狂吗?01月17日 19:37
-
7万亿美元等着抄底?这笔巨款或将对冲美联储加息冲击
今年美联储加息已是板上钉钉,唯一的分歧在于加息几次。在流动性收紧的大背景下,目前可以对冲加息冲击的还有一笔巨款:上市公司手中的巨额现01月17日 18:27
-
一图流 | 个人投资者托起美股牛市,机构不敢轻言做空
个人投资者在2021年净购买了2920亿美元的美国股票和ETF,是2019年的7倍。01月17日 18:27
-
议员“股神”佩洛西的财富密码
或许议员比机构持仓更有指导意义……01月17日 18:27
-
全球最大的20家对冲基金2021年整体收益达654亿美元,创纪录新高
根据LCHInvestments数据显示,全球最大的20家对冲基金2021年整体收益达654亿美元,创纪录新高。按绝对收益计算,克里斯·霍恩(ChrisHohn)的T01月17日 1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