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评论文章指出,经常有人断言世界正处于货币战争中---这有点牵强。央行放松货币政策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从其它国家窃取需求,瞄准的目标其实是未来。有关央行打压本币以便在牺牲其它国家利益的情况下让本国谋得增长的观点并不新颖。事实上,这是货币政策操作的常规渠道。这篇文章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中国央行已经放松了政策,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则分别在考虑进一步刺激。
汇率出现一些波动是难免的,但这不应被误解为对汇率的一种不健康痴迷。但美国知名财经博客ZeroHedge认为货币战确有其事,但跟人们想象的不一样。中国与西方国家存在货币联盟关系。以下为ZeroHedge刊文《中国和西方国家如何合作操纵全球货币战》:
人们在阅读了各种各样的评论后可能已经认为,一国货币是否能赢得国际储备货币身份取决于是否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批准。至少,这看起来就是中国的状况。
说来奇怪,过去国际性货币要么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前就已经形成了,要么就在没有该组织的帮助下形成了。想一想德国和瑞士法郎,这两种货币都是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世界货币体系的新贵,还有日元也曾非常受欢迎。它们的崛起都归功于该国政府所选择的货币稳定道路以及货币的完全自由性。
那么为何货币外交政策世界现在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愚蠢检验行为联系在一起?为何人民币是否符合储备货币的标准需要经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检验呢?
中国和西方国家来挑选赢家和输家
“为何西方世界玩起中国货币字谜游戏”这个问题是一个更普遍的观点的一部分。为何西方政府如此热情地与中国开展非市场贸易外交?
想想,有多少次,中国领导人到访,西方国家首都并拿出了中国企业开具的受惠国家和地区清单。
同样地,为何西方国家领导人高调访问中国并递交了该国将承接中国新商业交易的企业家清单?这并非自由市场和全球自由贸易理所应当的运作方式。
如果这嗅起来像一只老鼠的味道,那么它可能就是一只老鼠。中国和西方政府达成的交易以及它们各自选择的企业门徒也是如此。可以说,这是一场秘密外交。收益和收益方都被故意保持不透明。而比起赢家,输家则更不明显,但是原理和实践告诉我们损失要远大于收益。
与处于自己和外国政府合伙创建的舒适的、能更好地接触资本和贸易秩序下的中国比起来,处于货币自由机制下、运作良好的市场中的中国将更繁荣多少呢?西方优先权系统将发出多少支持信号并让中国资本和秩序进入其青睐的目的地呢?20国集团实行的和中国有关的货币外交政策又将在货币战中发挥多大的作用呢?要知道这可是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最严重的一个时期。
上个月,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发表的有关采取进一步的量化宽松政策的评论,使得24小时内欧元较美元汇率跌了3%到4%,之后欧洲发起了一系列新的货币政策攻势。从更广的范围看,中国的小幅贬值人民币之举几乎没有货币战的味道,而过去三年日本和欧洲采取的举措所散发的货币战味道要重上十甚至二十倍。
中国明明可以在上一次在秘鲁利马召开的G20会议上号召欧洲和日本停止它们的货币战,然而它却没有这么做,反而同意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温和审查,这是为何?
一个可信的答案是,如果安静是货币战中获得梦寐以求的储备货币身份的代价,那么就这么做吧。
是的,完全可兑换的人民币汇率可能显著低于官方汇率。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走这条通往完全可兑换的道路时中国将采取的措施。中国经济和市场将出现基础广泛的人民币自由化,从而使资产在中国经济繁荣的大背景下变得对国内和国际投资者更有吸引力?或者这条通往完全可兑换的道路只不过促使资产纷纷流出中国?
实际上,西方国家和中国在进行有限的改革以及货币现状上存在着联盟关系,这种关系甚至得到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默认和赞同。与此同时,货币战仍是中国外其他大国的保留活动。
然而官方的游戏计划并不总是如其希望那样进行。中国持续并加快货币宽松政策步伐是否与其小幅贬值人民币保持一致,也还有待观察。
怀疑和恐惧
过去两个月,中国采取了出售美元储备、提高中间价和接二连三的口头支持等措施来捍卫人民币汇率。
惠理集团驻香港高级基金经理Gordon Ip称,他过去两个月买入离岸人民币债券是因为收益率有吸引力而不是因为看好人民币汇率。
“许多人对持有人民币资产仍然持怀疑或恐惧态度,”Ip说。“人民币长期内可能进一步贬值。突然贬值肯定会对市场人气产生极其负面的影响,伤及信贷配置和债券价格。”
缓慢下跌
澳洲联邦银行研究人员表示,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程度提高将导致人民币“快速”贬值。汇丰预计人民币到年底将下跌2.2%,因为在11月份IMF就储备货币篮子作出决定后,中国央行可能会停止支撑人民币汇率。
汇丰驻香港策略师王菊表示,未来两三年将是人民币最为艰难的时期,随着中国推进资本账户开放,放松货币政策以促进经济增长,人民币将持续承压。(文章来源:《金融城》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