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币走势
2016年1月14日,港币创下十三年来最大单日跌幅,港元兑美元一度由7.75强方兑换保证边缘水平跌至7.78的水平。本期和讯智库观察将为读者解答港币暴跌后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命运走向。
四大诱因令港币承压
根据市场人士的观察,港币在今年开年承压不外乎有以下几种原因:
1、资金流出香港股市
2、港币短期利率低于美元利率,资金在息差诱导下回流美元市场
3、中国经济前景黯淡,人民币资产回报率大幅降低,国际资本不再从香港流入中国
4、香港联系汇率制度下,港币跟随美元被动升值,但香港基本面疲软,资产价格下跌。
港元联系汇率制度在夹缝中挣扎
上世纪80年代初,香港股市出现股灾且面临回归谈判等诸多问题,港元出现不断贬值,1983年9月出现了港元危机。1983年10月15日,香港政府宣布港元锚定美元的联系汇率制度,汇率定为7.8港元兑1美元。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索罗斯曾阻击港元,后在时任财政司长曾荫权等人的努力下,不断注入港元稳定汇价,最终港元逃过一劫。此外,港元也经历了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惊险考验。
2015年8月11日,人民币连续出现三天大贬值,港元联系汇率制度再次成为焦点。市场就出现港元应放弃联系汇率制度的声音,其中认为港元贸易加权汇率和香港利率跟随美元上涨的风险,香港经济基本面已不支持联系汇率制度,因为香港楼市房价即将见顶、旅游业低迷、贸易疲弱,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经济出现明显放缓。
香港经济被严重撕扯
香港的经济格局进入了一个“交错”的空间——货币锚定美元,但经济锚定中国经济。美国自2015年12月宣布加息后,已正式告别长达7年的货币宽松周期,经济已出现明显复苏,步入“收水”阶段。
形成对比的是,2008年金融海啸过后,中国经济在全球一枝独秀,吸引了大量热钱进入大陆和香港等地。但随着经济周期极速逆转,中国经济已进入下行周期,探底之路漫长。但中国自2015年经历“股灾和“811汇改”后,人民币明显步入贬值周期,走资压力徒升。
更为严重的是,整个亚太区域和新兴市场走资已成为趋势,新台币、马来西亚林吉特、印尼盾、泰铢、韩元均均出现连续贬值,远未触底。因此,资金流走将继续对香港股市和楼市产生冲击性影响。
因此,1月14日的港币大贬值也许只是危机的前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