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评论文中中指出,通过行政手段强制供给老化企业关闭或破产。化解产能过剩需要稳步推进,按照各产业和各企业主体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市场引导作用,走市场化的破产程序。若通过行政手段进行各产业或各企业要素的强制分配,将造成大规模政策性要素转出和投入,违背市场规律,可能带来三大问题。下文具体分析,值得思考。
促进新供给形成新动力(310328,基金吧)”和“去产能”好比是同方向并排而行的两条河流,只有它们汇聚成一条河流的那一天,中国才能真正完成经济结构转型。
“促进新供给形成新动力”和“去产能”是中国经济转型的两大任务,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中国经济供给结构老化问题相辅而行的两个方面。2010 年以来中国经济连续五年下行的根本原因是太多产业处于“供给成熟”和“供给老化”阶段,宏观政策越是在需求端一再发力,在老化供给产业投入的生产要素越多,产能过剩问题越是凸显,供给结构老化程度越是加剧。 “促进新供给形成新动力”和“去产能”好比是同方向并排而行的两条河流,只有它们汇聚成一条河流的那一天,中国才能真正完成经济结构转型。有关政府在去产能相关方面的问题,我在最新出版的《供给侧改革》一书中,详细地解读了目前我们所面对的困境以及该从哪些方向实行战略调整,以便更快地解决当前所面对的问题。
去产能政府作用的两个误区
第一个误区,通过行政手段强制供给老化企业关闭或破产。化解产能过剩需要稳步推进,按照各产业和各企业主体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市场引导作用,走市场化的破产程序。若通过行政手段进行各产业或各企业要素的强制分配,将造成大规模政策性要素转出和投入,违背市场规律,可能带来三大问题。第一,可能导致老化供给产量骤降,已有上下游产业的现有需求推动老化供给价格非理性上升,反而会催生老化供给新一轮的产能过剩,阻碍生产要素向新供给产业转移。第二,若在强关企业的同时,新供给产业还没有形成,可能会导致经济出现陡峭的刚性下滑,破坏经济的回旋弹性和社会劳动力市场的韧性,进而形成就业、居民基本生活、经济基本面恶化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
20 世纪 90 年代末,政府曾限制电力产业发展,导致 2003 年和 2004 年出现电量供应吃紧,多省市不得不拉闸限电,对正常的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同样,2003 年底国务院下发《关于制止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行业盲目投资若干规定的通知》 ,当时各部委迅速组成了督察组分赴各地清查,强行关闭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房地产等企业,造成 2007 年这些行业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供给不足。
因此,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强制关闭供给老化产业,表面上可以立竿见影降低老化产能,从长期来看,有可能会破坏市场的基本运行规律,最终导致市场失衡,经济结构性问题依然无法得到根本解决。
第二个误区,“力挺”僵尸企业,影响生产要素向新供给转移。在供给老化阶段,供给无法创造等量的需求,任何 1 个单位的新资源投入,只能创造出 1/N 倍的需求,进而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政府通过税收补贴、强制贷款、强行扩张需求等方式,“力挺”老化供给,虽然可以在短期内拖延老化供给产能过剩问题的暴露,吸收部分过剩产品,延缓僵尸企业的淘汰进程,但从长期来看是阻碍了生产要素按照要素贡献和边际报酬进行分配,还会增加银行的不良贷款比率,降低资源的配置效率,削弱经济的自我循环能力,最终会导致整个社会资源分配的扭曲和浪费。
两个着力点帮助政府走出去产能困境
第一个着力点,政府要做市场机制的建设者,促进市场在要素转移中发挥主导作用。
在经济结构转型中,政府要做市场机制的建设者,让市场在要素转移中占主导地位,而尽量不用政府之手或计划之手直接指挥要素的流动方向。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精神、市场敏锐性和商业智慧,通过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等新财富形态,实现新的商业价值、新的需求、新的市场,进而形成新供给和新动力。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需要营造市场化的经营机制和投资环境,起到“孵化”而不是“规划”作用。
另一方面,要通过建设打通要素市场,引导要素进行合理流动,提高要素的供给效率。通过市场的劳动报酬机制和政府的社会保障政策,引导劳动力从有降低人工成本倾向的老化供给产业向新供给产业转移;通过资产证券化、资产抵押贷款等金融创新方式,使沉淀资本能够从老化供给中转移出来,提高资本的流动性和利用效率;通过促进多种方式的土地流转、闲置土地清理等方式盘活存量土地,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为土地能够从老化供给向新供给转移创造条件。
以首钢搬离京城为例,首钢搬迁的过程也是劳动、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从“老首钢”向外转移的过程。在人员转岗方面,搬迁后将富余 6 万多人,针对人员的实际情况,年龄较大的员工可通过离岗休息、退养的方式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对于有转业需求的员工,通过加大技术培训,输送人才到北京产业需要的地方。而且随着首钢的后勤、矿石采购、钢产品销售、文化产业园区项目等企业或项目的引入和产业的延伸,也会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和人才需求。在土地转移方面,首钢石景山厂区全面停产后,曾经的十里钢城再无机器轰鸣和滚滚浓烟,在 8.56 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建成了一座以工业研发设计、文化传媒、工业教育培训、工业博览旅游、生产性服务、综合服务六个产业为主导的新型园区,同时部分停产的冶炼设备像石景山文物一样,成为工业主题公园和冶金博物馆的一部分。
在资本方面,由于建设新的钢厂预计要 500 亿元,新钢厂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商业贷款、政策支持等方式,降低了转型中对于首钢自身资本金的要求,顺利完成资本要素的转移和流动。
第二个着力点,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和救助机制,重视社会政策的“托底”作用。
发挥微观政策实施的灵活性,在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形成要素转移的时间差,因此需要政府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和救助机制,重视社会政策的托底作用,为改革中受到冲击的弱势群体搭建一张社会安全网。既要激发社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又要关注民生、民心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一方面尽快完善政府公共福利政策和养老保障体系,守住民生底线,对于特定困难人群要“授人以鱼” ,发挥社会保障的稳定器作用,保障人民基本的生活和公共服务要求,使真正有困难的人员能够有尊严的生活。另一方面要做好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工作,通过“授人以渔”为失业人员再就业提供市场环境和双向选择的渠道。鼓励失业人员进行职业转型,帮助失业人员建立按贡献分配的合理收入理念,打通失业—培训—再就业的心理和市场双重通道,做好基本的心理辅导和社会保障工作,尽量减少供给转型带来的结构性失业。
本文摘自《供给侧改革》一书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