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为东方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王剑。
要点:
(1)信贷井喷而M2平稳,说明信贷派生M2刚好弥补了外占流失的M2;
(2)广义信贷投放了约3.06万亿元的M2,并有其结构特征。
今日公布1月金融数据。其中,当月信贷投放2.51万亿元,令人乍舌。
此前,网路上出现传言,央行对银行们在1月上半月就投放高达1.7万亿元的贷款表示不满,提醒银行们回去好好反思。当时我们曾以为,银行们会回去好好反思,控制信贷投放。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下半月又猛烈投放了8000亿元,从而使全月信贷达到2.51万亿元的天量。央妈为何没有干预?
愚钝如我,未必能准确揣摩央妈心思,但仍然可以提示一些痕迹。
(一)信贷井喷而M2平稳
我们在此前的报告《告别M2崇拜》中,我们预计2016年M2增量达到13%。而今日公布的M2增速比我们的预期高出一个点,达到14%,但整体上看还是比较平稳的,未严重失控。1月末M2余额为141.63万亿元,当月新增2.4万亿元。
延续我们长期使用的分析方法,M2的来源大致有三项:
(1)外占投放(或收缩)M2;
(2)信贷投放派生M2;
(3)非信贷渠道投放派生M2。
后两项统称广义信贷。
外汇占款变动是一个相对外生的变量。央行会结合外汇占款变动情况,主动调节“广义信贷”数据,从而保持M2平稳。
我们再观察1月数据。当月,央行外汇储备下降994.69亿美元,那么大致会回收6600亿元左右的M2。
信贷投放2.51万亿元,基本上全部形成M2。
因此,可以倒算出来,其他非信贷渠道(债券、非标等)投放了M2约5500亿元。
简言之:央妈为实现M2的平稳增长,在外占下降导致收缩M2的情况下,适度加大了广义信贷的投放。
这样一想,我们觉得2.51万亿元的信贷投放,也就不那么离谱了。
甚至有可能,是央妈观察到外占流失的情况后,态度生变,允许银行们多放贷款,从而保持了M2平稳。
(二)投放结构是关键
虽然为了保持M2平稳,2.5万亿元的信投放是合理的(整个广义信贷则是3.06万亿元),但不是这样就没事了。信贷投放结构也很关键,因为不同的信贷结构意味着不同的群体拿到钱,代表了社会融资融资是否得到良好满足。
从信贷结构上看,结构如下:
(1)个人短期:1292亿元(量大,但不算离谱);
(2)个人长期:4783亿元(去年年底房子成交量大,带动按揭);
(3)企业短期:4522亿元;
(4)企业长期:10600亿元;
(5)企业票据:3719亿元(票据风险事件曝光导致票据贴现利率高企后,有些银行可能会大做贴现赚钱);
(6)非银金融:-406亿元(很小,忽略)。
比较超预期的就是企业短期、长期贷款,可能的原因包括:
(1)季节效应:银行年初集中放款,为了更多盈利。今年的银行,一是担心继续降息,二是盈利压力比往年更大,所以更加愿意年初冲贷。但该因素解释不了这么大的增长;
(2)变换币种:美元升值,企业们偿还美元贷款,换以人民币贷款;
(3)政府投资:国家各种项目陆续开工,带动信贷增长(反映为较高的M1);
(4)非标回表:信贷额度考核弱化,非标回表(但该因素会导致非标少增或下降)。
我们认为政府投资可能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因此,项目建设过程中,信贷投放可能会有一定的持续性。这意味着拿到贷款的多是政府平台、大型国企等。而票据贴现增加,也意味着一部分中小企业拿到了钱。
另外,广义信贷中还有5500亿元的非信贷投放。结合当月的社融数字来看,新增委托贷款2175亿元、新增信托贷款552亿元、新增企业债券4547亿元。三者合计7200多亿元,不是全部会派生M2(只有银行自有资金购买或间接购买债券,才会派生M2),只能派生一部分,因此派生M2的量会小于7200亿元。因此5500亿元的量,虽没法准确但无显著异常。
因此,广义信贷派生M2为3.06万亿元,并形成了上述融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