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上周公布多项2016年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585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7%。
关于今年一季度的经济运行情况,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盛来运用了四句话16个字来概括:“运行平稳、结构优化、亮点纷呈、好于预期。”多位专家在接受人民财经采访时表示,产业结构调整持续推进、投资增速稳中有升、消费零售稳中微升等亮点助力经济运行平稳开局。
产业结构调整持续推进 第三产业成为增长主力
数据显示,从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8803亿元,同比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59510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90214亿元,增长7.6%。以2015年价格计算,今年一季度GDP增量为9851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222亿元。
对此,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分析称,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持续提升,比去年上升了6.4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高出19.4个百分点,经济结构转型调整持续推进。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下降至2.3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4.8%;第三产业拉动经济增长4.2个百分点,贡献率达到62.8%。因此,第二产业增长放缓是经济下行压力的主要来源,第三产业则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力动能。。
星石投资决策委员会副主席杨玲也认为,第三产业同比增速7.6%,对GDP的增长贡献率已经达到了62.80%,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6.9%,比上年同期提高2.0个百分点。在经济平稳增长的同时,经济结构改革和转型升级的步伐并没有放缓,经济结构依然持续向好。
投资增速稳中有升 经济增长动能增强
数据显示,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85843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8%),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0.7个百分点,比今年1-2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对此,G20与新兴国家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张其佐向人民财经表示,一季度6.7%的增速主要是加快了对补短板的基建和房地产去库存的有效投资。
民生宏观团队分析称,房地产受前期销售回暖带动,投资大幅反弹。1-3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额同比增54.1%,主要因为一季度政策宽松,一线城市购房情绪回暖,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里把去库存摆在第一位,促使房地产库存有所缓解。
“房地产投资增速反弹回升在直接带动投资增长的同时,还将带动上游钢材、水泥等行业需求,对制造业投资和基建投资都将起到拉动作用。”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专家表示。
数据显示,一季度基建投资加速发力,同比增速19.6%。尤其是3月当月同比增速22%,较此前有了显著地提高,水利、公共设施管理、道路运输等均明显回升。对此,民生宏观团队认为,2016基建投资大年初露锋芒,预计后续基建投资有更多动作。一是发改委去年以来密集批复项目,1-2月全国新开工项目计划投资额同比暴增41%,创2009年以来新高。二是不缺资金,存量上地方融资平台融资约束松动,地方债置换加速,增量上PPP和专项建设基金有望各贡献2万亿。
消费零售稳中微升 对经济增长起稳定作用
数据显示,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024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7%);3月消费增长10.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7%)。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分析称,年初消费增速比去年有所下降,但3月份增速上升,保持了稳健增长,一季度呈稳中微升态势。在需求端,居民购买新型消费产品和服务、接受新消费模式和业态的意愿强烈,消费增长的潜力巨大,有望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在供给端,随着财政支出结构调整优化,将加大对经济结构转型的支持力度,把促进服务消费作为扩大消费的着力点。
对于全年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走势,杨玲认为,由于今年的物价水平将保持在温和通胀的水平,通胀水平中枢将高于去年1.5%的水平,再叠加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旺盛,全年消费增速将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
与此同时,在今年开局较好的形势下,经济下行压力仍不容忽视。
张其佐建议,由于我国正处于在转型升级、动能转换的结构调整阵痛期,经济下行压力仍不容忽视。在外贸难有大的起色,消费稳中趁缓的背景下,要进一步加快供给侧结构改革,加快“去产能、去库存、去杆杆、补短板、降成本”,尤其加快“补短板“的基建和房地产这两个方面的有效投资对保持全年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至关重要。
民生宏观团队也认为,当前经济运行仍然面临一系列不确定性,需要有针对性、精准的政策措施加以应对。实施更有力度、重点突出、效率更高的积极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稳健中性,兼顾降杠杆、控泡沫、防通胀和稳汇率多重目标。随着前期大量稳增长政策逐渐释放效力,当期政策力度逐渐加大,经济运行可能趋稳向好,全年经济增长呈前低后稳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