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马桶盖又火了。据媒体报道,日前,一个从宁波口岸出境的旅游团在赴日旅游期间,有客人将入住酒店的马桶盖带走。目前,涉事的李先生和陈女士夫妇已就此事公开道歉,并将马桶盖寄回酒店,该酒店也已收到马桶盖。
这一信息在朋友圈发酵后,迅速引发舆论狂潮。诸如“丢尽了国人的脸”、“丢人丢到日本去了”之类的说辞,全来了。而接受记者采访的宁波市旅游局负责人也忙不迭“撇清”,拿走马桶盖的事是真的,游客也确实是从宁波出境的,但“绝对不是宁波人”。
游客拿走并非属于自己的物品,无论是出于什么样的心理动因,都是不应该的。即便是事后已道歉并归还,其行为属于严重的过错行为。错了就是错了,这没什么好辩解的。
值得注意的是,报道特别提及,李先生和陈女士夫妇是“一家三口出游”,这意味着,这一对夫妇可能是当着年幼的孩子面做出了这样的行为,这样的“身教”对于下一代健康成长显然不是什么好事。
从已披露的道歉信看,这对夫妇自认是“贪小便宜”,其实,这不过是其日常行为及认知逻辑的自然呈现而已。已经习惯了“顺手牵羊”,也不认为这样的“昧人财物”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一有机会,自然就会心动手痒。这也表明,此二人的道德水平与行为准则确实有了偏差、出了问题。
无论是从道德还是从法律的层面看,拿人财物的行为均不可取,非有事实的教育甚至是必要的惩戒,不可能会长记性。
但如果说这俩中国人丢了国人的脸,则又不免打击面太大。中国每年出境游的人数过亿人次,且还在持续增长。据日本国家旅游局发布的统计数字显示,仅今年7月中国赴日旅游人数就达73.14万人。如此巨量的人数出游,即便出现一点不文明行为,也属于个例,丢的是他们自己的脸面,似乎并不能、也不应该上升到“国人的脸面”这样的高度。
说到底,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公民的教养是公民个人及公民之间的事,涉及不到公民与国家之间,也与其他公民没有关系。个别人出了事,只是其个人德行的问题,与广义的中国人没有关系。
当然,这样的尴尬事件也是一个反面教材,提醒人们一定要注意个人行为的边界,就像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中谈到的,守法和虔诚,是所有公民都必须具备的。一旦失去了这些公民最可宝贵的素质,则随之垮塌的,不仅仅是个体的声誉,还有可能连累其他人背上无妄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