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出租近年逐渐淘汰
【无障碍网约车上线】刘女士今年67岁了,已经使用了轮椅40多年,她一直期盼能有适合轮椅乘客出行的无障碍车辆。
“我们打普通出租车不方便,司机不愿意拉。在2008年的时候,曾有过无障碍出租车,我每年都会用几次,但那时候都是特殊人群在用,普通人一般不会用这种车。当我们预约出行的时候,司机需要空跑过来,如果不拉我们回去也拉不到其他的乘客。这样都是按照包车的价格算,价格太贵了,只能去减少出行需求。但没想到后来连车都没有了。”刘女士说。
刘女士回忆,“2012年之前,还可以通过公司的预约电话约到车,但因为我们需要接送服务,都是按照包车计算,一天价格要800元,实在太贵了。后来我们就直接留了司机的电话,一天的服务便宜些,但也需要600元。大概去年的时候,司机和我说,那批车辆零部件都不行了,只剩下四五辆了,此后就再也没打过无障碍出租车。”
记者了解到,早在2008年5月,为满足行动障碍人士出行的需要,北京推出了无障碍出租车,首批车辆为70辆。当时,本市的首批无障碍出租车车型丰富,有英伦、全顺、金杯和桑塔纳,其中有40辆是轮椅直入式,还有30辆是改装车,即座椅旋转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车辆造价高、油耗高、维修难、需求匹配难等弊病逐渐体现。
2日,记者拨打曾经通报的无障碍出租车预约电话,有的回答没有无障碍出租车了,有的一直无法接通。
首汽约车称不会重蹈覆辙
针对无障碍出租车曾经出现的问题,魏东介绍,如今的情况已经和以前大有不同。
魏东说,和无障碍出租车主要针对行动不便者不同,普通乘客和出行不便的市民均可以使用无障碍网约车。从技术上看,车辆明显好于2008年的车辆,车辆不会那么容易损坏,维修问题能够得到妥善的解决。
而在数量上,魏东认为将来可以形成规模效应。“目前还是在试运营阶段,车辆数量有限,在城区很难铺开,我们希望先试试,看看哪些时段和地区需求比较大。未来将根据运营数据进行调整,预计到今年年底在京将达到200-300辆的规模。”魏东说,从规模上,年底前北京将有200至300辆,全国将有500辆,规模化效应也能带来一定的收益。
而在价格方面,多功能车与商务车定价标准一样,基础价为20元,超里程费为4.5元/公里,超时长费平峰0.7元/分钟,高峰1.5元/分钟。此外,魏东表示,由于市民只需要使用APP就可以约车,这样除了特殊人群的需求,也能照顾到商务人群、旅游人群的出行需求,这也为网约无障碍车的运营提供了便利。
专家观点
政府应补贴无障碍车
一直倡导无障碍出租车的交通专家徐康明表示,本次推出的无障碍网约车与当年的无障碍出租车已经大有不同。本次无障碍网约车采用的是商务车定价,同时可以为普通人提供服务,基本上可以维持运营。
“需要明确的是它既有公益属性,也有商业属性,同时需要商业去反哺公益。同时,针对特殊人群的出行,政府需要对无障碍出租车、网约车进行定向的补贴,保障项目的可持续性。”徐康明说。
对于无障碍网约车的出现,刘女士看法是:“我觉得价格贵一些都可以,是普通出租车的两倍都可以接受。只是希望想用车的时候可以用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