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的家乡是北方一个信息闭塞、土地贫瘠的山村。从小到大,亲身经历、亲眼目睹了各种各样的贫穷和辛酸。总以为生活的苦难是恶劣的自然条件造成的,是天灾。学了一点经济学知识后,才发现其实也有人祸的因素。
就以房子为例,看看人祸的危害吧。大概在十年前那里开始流行建砖房。当时,大多数家庭住在半山上。原因是山下地势平坦,种庄稼收成好,所以祖祖辈辈住在半山腰。
但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得益于经济的发展,人们吃饭的困难已经解决了。这时,住在山上的缺点就变得明显了。交通条件太差,车辆难以通行,给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大量本可以用机械完成的工作,还得耗费人力。所以想建新房的人就打算去山下平地。
可是,这地是农民想盖房就能盖的吗?当然不是。平地是用来种粮食的,不能轻易改变用途。想在平地盖房子,要交钱,要有人、有关系,要通过层层审批。那就暂时不盖吧,观望几年,看政策会不会变化。也不行,那几年通货膨胀严重,村民们虽然不知道通货膨胀的概念,但他们能感觉到通货膨胀的危害,时常说的一句话就是“钱越来越不值钱了”。他们也知道,把钱换成房子可以减轻通货膨胀的危害。无奈之下,很多人就继续把房子盖在不利于生活的半山腰。
不曾想,没过几年,又吹来了一股“新农村”之风。画风突变,划定哪个村成为新农村,所有村民必须全部搬迁。这时,有的人刚刚用好多年辛辛苦苦打工挣的钱,盖了一院新房子,舍不得搬迁。不搬迁行不行?那就断你家的电,看你搬不搬。
后来,他们又想了几个更高明的招。比如,若这次不搬迁至新农村,按照政策,以后再没有在平地建房子的机会,你就永远在山上住着吧。而你若同意搬迁,还给你家按人头补贴(可是补贴是哪里来的?是收税得来的。税要么是直接收你的钱,要么收企业的。而企业交税多势必降低农民工的工资,减少农民工就业机会。总之羊毛出在羊身上,还是你的钱)。
这套组合拳一出,表面看起来,一切似乎变得很和谐,村民们都是自愿搬迁。要是有人采访他们,估计他们还会发自肺腑说一番感谢的话。可叹,这种表面的自愿背后又有多少不为农民所知的隐性逼迫。
新农村盖起来了,远远看去还真挺好,一排排整整齐齐,都是二层楼,挺像别墅。不过这样的整齐划一,恰恰就是问题,不同家庭人数不同,喜好不同,有的喜欢客厅大,有的喜欢卧室多。现在所有的户型都一模一样,如何能满足不同的需求。这些房子甚至没有卫生间,大家为上个厕所到处跑。另外,现在的农村人都开始买私家车了,但是房子修建得很密集,根本没留出停车的空间。现在买车的人毕竟还少,都在路边找地方停。慢慢地私家车越来越多,去哪里停车?
要是土地的所有权归农民所有,让村民们按自己的意愿盖,根本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因为大家可以相互参照,一旦有问题暴露,其他人就不会犯同样的错误;或者某一户人家的房屋布局合理,大家就会去效仿。那样一来,虽然房子整体看起来可能杂乱无章,但肯定更符合村民们各自的不同需求。
还有一个问题,由于种地收入微薄,好多人如今都不再务农,而是外出打工谋生(由此事实,可见十八亿亩耕地红线没有任何用,农民宁愿田地荒芜,也要外出打工)。农历一月底二月初,天气刚刚转暖,村民们就背起行囊离开家,农历十月左右,天寒地冻才回家。一年根本住不了几个月。更何况新农村一点都不便宜,一套要二十多万,而且要一次性付清。
那为何不去打工的城市租房子,或者用盖新农村的钱付首付买一套简陋一点的小户型的房子住?除了上文所举抵抗通货膨胀、抓住搬迁到平地的机会,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为了孩子上学。出于对农村孩子的关心,政策对农民工子弟学校的要求严格,符合要求的数量很少,学费也高。所以孩子只能在家乡上学,小孩子又需要有人照顾。既然孩子和其他家人都在家乡,在城市里买房就没必了。
这种种的“好心”,使得本该凋敝的农村,又展现出了一种畸形的繁荣。而这“繁荣”的背后,就是农民工背井离乡,一家人不能团聚,积蓄都用来盖房子,但却无法长久居住,你说无奈不无奈?苦不苦?
除此之外,还搞过很多劳民伤财的“产业政策”,比如种植果树、种植药材、养殖绵羊、种植蔬菜,当然结果肯定是无一例外失败地很彻底。之所以叫“产业政策”,肯定带有强制性,如果有利可图,村民自愿参加,还有什么必要搞“产业政策”?限于篇幅,这里不多赘述。
真希望有一天,土地的所有权真正属于每一位农民,让他们能够自由使用、自由买卖;抑制通货膨胀,不要让农民的钱缩水,财富可以慢慢积累;在城市放松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建校标准,让农民工可以和家人团圆。若有的人喜欢在城市工作、生活,可以用卖地的钱和打工所得积蓄在城市买一套面积小、位置较偏的房子,或者二手房。若不想离开农村,也能凭自己的喜好盖房子,安安稳稳地住着,不会被折腾。若能这样,我想农村人的生活会有很大改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