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经过华谊团队审稿,冯小刚的讨王檄文断出不来。
在华谊《我不是潘金莲》上映首日,冯小刚向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开炮,称影片排片受到万达院线挤压。这炮打得凄婉、矫情、酸溜溜,伤敌伤己。冯小刚以导演的身份,站在文化的情怀上向资本的铜臭宣战:“您(指王健林)就是制气!倒是让小女子(自称)发现了您在大格局之下,还有一颗在商不言商的童真之心。”冯导还说,王老板格局不够大。
冯导错了。冯导是个有情怀的导演,但他也是个商人,是个资本人,他是华谊的大股东。最近的一笔交易是,去年11月,华谊出资10.5亿元买下了浙江东阳一家公司美拉传媒公司70%的股权。这个美拉是个什么香饽饽?当时转让时,资产总额1.31万元,负债总额1.91万元。华谊傻吗?当然不——响当当的冯导持股99%。而且,冯导说了,我会努力工作,美拉会不断来银子,2016年不低于1个亿的净利润,2017年到2020年每年比上一年净利润增长不低于15%。这样5年下来,要赚到4.72亿元。所以,冯导有压力,不仅是作为导演对艺术的情怀,还有作为商人对资本的承诺。
甭拿情怀说事,大家都在商言商,扯平了。
激起这场口水战的是“小墙皮”叶宁。叶宁历任万达院线总经理、五洲电影发行有限公司董事长等职,去年离开。今年2月,华谊公开任命叶宁为华谊兄弟(300027,股吧)影业CEO,并被提名为董事候选人。叛将呀,焉有不杀之理?
万达少东家王思聪在回应冯导时提到一个词“敬业协议”。我琢磨半天才明白,是“竞业协议”。这在商界很寻常,包括保密协议、回避协议等。不知为什么,叶宁叛逃后,万达没有据此追责之,而口水仗起,大家也不认真此事。如果这个竞业协议是真实存在,是合法的,这就不是“正常的人员流动”,华谊先输了一阵。
如今“正常的人员流动”很寻常。比如一家房地产企业现正转型金融,最近广发英雄帖,招募一位金融方向、分管网络信贷和征信等业务的副总裁,年龄在38岁至53岁之间,要求来自银行、央行或银监会,银行是五大国有控股银行和三大商业银行的总行部门总(电子银行)、省分行行长或副行长,央行是业务司的副司长,银监会是总部副主任、各省分局副局长,800万年薪+股权。对这明目张胆的挖角,想必各庄都有抵制诱惑的高招。而对那些一定级别的官员和国企高管,政府也有诸如两年内不得到自己辖内任职之类的限制。万达这么个大企业,会弄不住一个叶宁?事到如今,要用这黑道手段?
但这手段不违法。2016年上半年,万达院线票房占全国市场13.6%,此前已经连续7年国内行业第一。算上万达集团旗下的AMC、Oden及万达院线并购的Hoyts,在世界上都有一号。这13.6%的市场份额远未达到垄断,而且中国在院线垄断方面就没有这个说法。
是可以拿美国说事,说美国电影产业也经历了混乱时期,当年派拉蒙、米高梅、华纳兄弟等也是集制片发行于一身,各自拥有电影院线,直到1938年,经过10年的纠结才制定了电影反垄断法,院线与影业公司分离。但那是在美国,至少在眼下的中国,万达不违法。就是万达乐意自毁长城,乐意杀敌八百自伤一千,那是万达自家的事,与他人无关。
万达就这么赤裸裸地行事了,资本就这么任性了,像特朗普。此次据说多数网民站队万达,可能就是因为万达的简单、纯粹,不拿情怀说事。而冯导,他当然知道这一通喷什么也解决不了,只会让局面更糟,所以他不敢让华谊审稿。
冯导是有情怀,但也得顺从现实。
不要以为万达没拍出什么好片子就不是大咖,过去是内容第一,如今是渠道通吃。君不见,航机杂志没什么内容,甚或全没内容,但它的广告价是最多了。而那漫山遍野的公号,动辄10万+,我学习了半天也没得其妙,后来才知道人家是花钱买的阅读量,与内容无关。最著名的例子是马云,他不生产一兵一弹,却横扫天下全无敌。
顺了吧,顺了就是成熟,老炮也得成熟,也得吃饭。你华谊17家影院,如何与万达帝国对阵?
忽然想到,这是不是冯导和万达演的一场吸引眼球的双簧?细想又不对,如果是想吸引眼球,那是冯导自己,王老板有更重要的事情。2016年9月,万达商业正式从香港联交所退市,开启了回A的进程。但就在11月21日晚,绵石投资发布公告称,鉴于相关各方未能就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的时间安排协商达成一致,公司决定终止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的筹划,而这次重组交易方正是万达集团——王老板正为这事烦躁咧。
各家有各家的烦心事,各人有各人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