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安铃木更名为重庆铃耀,铃木品牌在华合资公司的最后一点痕迹已经褪去。作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中国吸引了众多汽车品牌前来掘金,不过,有人欢喜有人愁,一些经营不善的品牌也逐步退出中国市场。售后谁来监管?许多消费者在心中打出了一个问号。随着铃木在中国市场的彻底消失,众多退出中国市场的品牌售后问题再次被摆到桌面。
♦合资退市 合作方接盘
记者日前从企业信息查询平台看到,重庆长安铃木汽车有限公司已更名为重庆铃耀汽车有限公司。长安铃木官方网站也已经处于无法访问的状态。早在前两年,铃木汽车便宣布告别国内市场,日本铃木及铃木中国以1元象征性转让手中的40%股份和10%股权给长安汽车,但由于长安铃木的合资协议到2022年才到期,因此铃木汽车撤资后,长安铃木仍在持续生产、销售铃木品牌的产品。
在铃木决定退出国内市场时,其售后事宜也直接给了长安汽车。长安铃木的官方声明表示,日本铃木退出中国市场后会继续为长安铃木提供车型的生产许可,长安铃木可以继续生产和销售铃木品牌的汽车并且提供售后服务。
对于合资公司来说,外资品牌退出后,将售后留给中方合作伙伴是普遍选择。去年,东风雷诺分手时,雷诺也在公告中承诺:“将通过雷诺经销商,同时利用联盟的协同机制,在中国继续为30万名雷诺车主提供优质客户服务”。话虽如此,但其并未明确具体由谁承担售后。
河北秦皇岛的董先生是长安铃木退出前的最后一批车主,对于最初听到品牌退市的新闻之后,第一时间打给长安铃木4S店询问,彼时长安铃木4S店的回复是将由长安4S店和现有4S店共同承担。“不过现在也不纠结售后的问题了,我一直在第三方修理厂进行维保。”董先生说。
像董先生这样的车主不少。有网友在论坛吐槽:“长安铃木4S店早就关了,车辆有问题投诉都无门”。业内人士指出,作为接盘的中方合作伙伴长安来说,铃木品牌销声匿迹之后,如何处理好经销商网络及老车主的售后问题,是对企业的一个考验,也是对自身品牌的维护。
♦零部件供应成难题
2018年以来,合资品牌退出中国市场的新闻屡见不鲜,长安铃木、菲亚特、长安PSA……一些目前还在苦苦支撑的品牌也徘徊在被“劝退”的边缘,这其中还不乏一些高端品牌。让消费者忧虑的不止这些合资品牌,众泰、力帆等一系列曾经辉煌过的自主品牌也深陷停产风波,而售后更是直接“瘫痪”。
《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指出,经营者破产、合并、分立、变更的,其“三包”责任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执行。汽车三包规定还指出,“三包”责任由销售者依法承担。销售者依照规定承担“三包”责任后,属于生产者的责任或者属于其他经营者责任的,销售者有权向生产者、其他经营者追偿。
《汽车销售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中规定,供应商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布停产或者停止销售的车型,并保证其后至少10年的配件供应以及相应的售后服务。不过,随着品牌的更名和经销商的退网,长安铃木的产品售后服务逐渐沦为摆设,长安铃木的客户服务热线也已经无人接听,厂家当时的承诺已经成为空谈。
“正常情况下,一个负责任的品牌,退出某个市场或某款车型停产会保留15年的售后维护,当然有些品牌不注重自身形象可能就一走了之,所以善后事宜应该由市场监管部门加强监管。”成都三和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执行总裁陈全对记者说。
“最重要的还是现有车主在维修时零部件的获得问题,对于合资品牌来说,还在其他国家生产相关车型,零部件的获得会涉及成本上升。对于一些自主品牌来说,厂家直接停产,很难得到零部件支持。”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表示,厂家停产给维修带来很大困难,虽然有停产车型十年质保的规定,但前提是厂家还在且坚持生产。
确实,某地网友在网上发帖表示,长安铃木的配件暂时还都有,但有些需要调货,费用也在上涨。“厂家都不行了,经销商早就撤了。”二手车商王先生对记者坦言,一些停产的车只能在修理厂进行维保,更换一些易损件,但真的出大问题了,肯定没有备件可换,只能卖废品了。除了备件难以更换,对于消费者来说,随着品牌的退市,二手车贬值更令人心碎。“毕竟换件是个大问题,所以必须得打个‘骨折价’才行。”一位消费者说。
♦监管部门面临新问题
品牌退市、停产的冲击之下,大量经销商也是受害者。记者此前采访的一位众泰经销商已经退网转卖重卡车型。
“对于经销商来说,前期建店进行了大量投资,品牌退出时需要给经销商补偿。对于销量不好的品牌来说,经销商一是受到亏损的影响,二是退网再换品牌很难找到合适的品牌,毕竟代理畅销品牌成本更高、代理权之争更激烈。”某合资品牌经销商黄先生对记者说。
“投资有风险,对于经销商来说,自身要加强风险管控,但是如果有相关协议存在厂家违约行为,可以通过协商或法律手段解决。”陈全说。在东风雷诺宣布重组后不到一个月,东风雷诺全国99家经销商便联合向东风雷诺和雷诺(北京)发起索赔,总金额高达14.06亿元。
过去的20年中,中国汽车产业经历了高速发展,首先市场不断扩张,汽车企业的数量不断增长,汽车品牌层出不穷,相关报告预测中国汽车保有量有望在2025年前超过美国,成为全球保有量最大市场。
“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很少出现企业倒闭、退出的情况。但随着竞争的不断激烈,加上疫情的冲击,加速了品牌淘汰赛。因此,品牌消失之后,监管部门面临新的问题,需要在监管上补上相应内容。”郎学红表示,对于经销商来说,要在选择品牌的时候更加慎重,重点关注品牌的长期发展,考察风险性。
郎学红还提出了“保证金”的建议,对整车企业来说,在每年的经营活动经费中提取一定的风险防控资金,用于对经销商或者消费者的补偿。
值得一提的是,力帆等企业还在寻求生机。去年12月,力帆公告显示完成重整,控股股东由力帆控股正式变更为重庆满江红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该企业由重庆两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吉利迈捷投资有限公司合资建立。进入吉利体系的力帆有望得到吉利的支持,其原有生产、售后等一系列产品也有望得到吉利的接管。
“随着洗牌的加剧,品牌退出仍将出现,大集团整合、收购也将越来越多,国家应该出台相关政策,收购重组品牌时必须接管其原有售后,给消费者更多保障,让汽车三包不再成为一纸空谈。”某整车企业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赵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