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每卖出三辆保时捷,就有一辆在中国。出于对品牌的信任,一些国内保时捷车主购车时接受了厂家延迟补装部分配置的方案,哪知道提车后,保时捷单方面“反悔”,告知车主不再补装。由此,数百名保时捷车主开始了激烈维权,要求赔偿的声音占据微博,并在保时捷新车发布会上“刷屏”。保时捷正遭遇进入中国以来最大规模的信任危机。
保时捷遭遇了入华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信任危机。
4月30日,保时捷官方发布“致车主的信”,称因芯片短缺,致使短期部分车辆将带电动调节功能的转向柱更换为手动调节转向柱,且取消了后期补装的计划。
这是维权的车主们首次从保时捷官方声明中确认减配。一些维权车主告诉《财经天下》周刊,他们在买车时,保时捷销售人员称因芯片供应不足,暂时将车辆减装为“手动转向柱”,承诺后续将免费为车主补装“电动转向柱”。但在购车数月后,一些车主突然听说不补装了,主动向4S店打听,才确认信息。对于这些售价百万元以上的保时捷豪车,官方减配后仅提供2300元代金券作为补偿。
“这事陆陆续续已经大半年了,保时捷现在才发声明,实在有些打脸。”一位维权中的车主向《财经天下》周刊表示。
4月27日,大量车主涌入保时捷新车上市直播,要求保时捷正面回应的维权信息在直播中刷屏。在一些维权车主看来,若不是这些激烈的行为,车主们很可能连一个公开说明都等不到。《财经天下》周刊了解到,目前一些保时捷维权群中的人数已超过500人。
“目前我们所了解到,在国内受这件事情影响的、仅已经生产出来并交付客户的车辆就近3万辆。”一个保时捷维权群的群主李智告诉《财经天下》周刊,“配置单是都已经写好的东西,保时捷单方面这样取消,我觉得这已经不是态度的问题,涉嫌欺骗消费者了。”
保时捷直播,维权信息刷屏
保时捷或许没有预料到,旗下两款颇为吸睛的豪车Taycan GTS和Taycan Cross Turismo亚洲首秀和预售线上发布会直播,会被一群维权车主“搞砸”了。
4月27日晚,保时捷直播发布会中,涌入了了大批ID为“保时捷还我电子转向柱”“保时捷抢我电动方向盘”“强盗保时捷欺诈客户”的维权车主,甚至一度刷屏。当时,正在观看这场直播的观众约为1.7万人。随后,此事开始迅速在网络上发酵。
(图片来源:新浪汽车微博)
一位保时捷维权车主告诉《财经天下》周刊,他为提高维权信息关注度花钱买的直播礼物还没有刷完,保时捷就早早结束了这一场直播。
事实上,这一次车主维权早在几天前就开始了。
“这是一种变相强盗行为。”4月24日,一位保时捷车主在黑猫投诉网站上投诉保时捷,称他去年12月花费近129万元,购买了一辆保时捷卡宴,“当时4S店承诺车上缺少的电子转向柱后期会补上。因为这个配置是包含在价格内的基础配置,现在却单方面不再提供补装。”
在该车主集体投诉下,聚集了越来越多的维权车主,目前集体投诉量已经达到93个,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张新是一位广州的保时捷车主。2021年12月11日,他在广州番禺区保时捷中心订购了22款Macan一台,选配了14项电动座椅,带电动方向盘等配置。
“3月30日,我在网上得知保时捷单方面取消了电动方向盘转向柱,保时捷官方和番禺保时捷中心从未提前告知,直到我去主动问才确认,说永远不再配置。”张新表示,经他多方确认,该缺失的电子转向柱配件在店外安装需要3.85万元。
“我的诉求有三个,一是要求保时捷按照合同承诺给我车装上原厂的电动调节方向盘;二是赔偿后期安装费;三是退车,按照合同退订金。”张新说,“我拒绝用2300元消费代金券敷衍了事”。
《财经天下》周刊了解到,保时捷这一次减配电子转向柱涉及所有车型,包括911、Taycan、帕拉梅拉,但是占比最高的是Macan和卡宴。
“保时捷单方面这样取消,有点涉嫌欺骗消费者了。”保时捷维权群主李智告诉《财经天下》周刊,目前他所在的维权群,从最初的五六个人已经扩大到近500人。据李智介绍,国内受影响的保时捷车辆中,仅已经交付客户的就有近3万辆。
让车主不理解的是,现在买车就像“开盲盒”。“有的车主新提的车,装配了电子转向柱,但有的车主被改为手动转向柱却不知情。” 部分消费者表示,保时捷国外官网曾标注“因缺少芯片暂时提供手动转向柱”,却未在中国官网内提及。
《财经天下》周刊就上述问题用邮件形式向保时捷中国官方求证,但截至发稿尚未有回应。
根据李智的介绍,目前保时捷给维权车主的统一的方案是补偿2300元钱的代金券,而这一代金券,只能在4S店买一些产品周边。比如,雨伞、水杯、帽子等等。
此外,据维权车主介绍,除了公开的补偿外,有的保时捷经销商会“按闹分配”,“你闹得凶一些,就给多一些的补偿,比如1万块钱代金券;但不闹的消费者现在是补偿3500的代金券。”
相比于保时捷的补偿方案,车主的诉求有三种,一是保时捷召回这一批车辆,统一安排到4S店安装电子转向柱,承诺延长质保时间;二是退车;三是返还补装现金。
但这些诉求,均遭到4S店拒绝。
“4S店跟车主明确说了不可能后期补装,也不愿意退车。”李智告诉《财经天下》周刊,一些4S店提出,让车主要按照二手车的价格卖给4S店,在他看来,这更不能接受。“一台保时捷刚开半年,折损十几二十万(元)。”
由于保时捷隶属于大众集团,不少车主认为保时捷和大众旗下众多零配件可以通用,如果自担成本去补装一个大众配件,需要花费1.8-2万左右。但如果使用保时捷认证的零配件,改装电子转向柱需要3万到4万元左右。除去价格因素之外,自行改装还存在保修风险,可能导致车辆贬值。
“我问了好几个改装店的老板,有些人说不太想接这个生意。因为补装转向柱需要连接安全气囊和控制系统,改装过程会存在潜在安全隐患。”李智解释说,“私自去改装,4S店会拒绝给再车辆提供保障,改装后的车残值会更低。”
对于维权车主的相关诉求,4月29日,熟悉消费维权的业内人士告诉《财经天下》周刊,召回指的是批量性的设计缺陷,直接影响到用户安全的才会启动召回程序。是否以召回的形式解决这个问题,需由相关部门来做判断。
在业内人士看来,保时捷单方面变更手动转向柱的问题,并不一定是直接的影响安全车辆的设计缺陷。在不影响车辆安全的情况下,不属于必须召回的范畴,解决方案需由保时捷自行决定。
“此次车主维权核心点在于保时捷关于补装的公开承诺没有兑现,让车主觉得自己被保时捷愚弄了。”业内人士认为,“现在已经不是补偿2300元的事情了,关键的问题就在于消费者不能接受这种欺骗,消费者在保时捷这波操作中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作为保时捷来讲,是应该诚心诚意来信守自己的承诺。如果承诺了但是做不了,说明他在承诺的时候就没有考虑周全,那么一切后果得由保时捷来承担。”
承诺未兑现,保时捷被指销售欺诈
4月30日,保时捷中国发布致车主信,回应了部分车型配置调整。
在这封车主信中,保时捷承认部分车辆将带电动调节功能的转向柱更换为手动调节转向柱,且取消了后期恢复更换计划。
“很多车主由于对此次调整的深层原因不甚清楚而感到困惑。同时,也因为对后续措施和方案的不认同而对品牌产生了质疑。”保时捷称。
保时捷的解释是,2020年以来,全球性半导体产能持续严重短缺导致汽车行业出现生产瓶颈。尽管保时捷官方一直在积极应对,但部分车型的个别配件依然受到严重影响,其中包括带电动调节功能的转向柱。
2021年下半年,保时捷官方从总部获悉为了保证车辆的及时交付,部分车型配备的带电动调节功能的转向柱更换为手动调节的转向柱,以确保车辆交付后仍可实现方向盘位置调节功能。同时计划待相关芯片短缺情况缓解后,通过改装来恢复这一功能。保时捷中国随即通过全国各授权保时捷中心将这一方案告知相关客户。
这封公开信还表明,保时捷总部目前仍无法预估电动调节功能相关芯片的到货时问。这意味着,此前的恢复更换计划将置客户于持续的不确定性和无限期的等待中。“因此,今年第一季度末,保时捷总部被迫决定取消带电动调节功能转向柱的恢复更换计划。保时捷中国随即授权全国各保时捷中心与相关客户进行主动告知和深入沟通。”
但维权车主们显然并不买账,他们认为这封信没有任何实质意义。
“这里陈述的事实并不准确。比如他们说的‘积极和客户沟通’,直到今天还有很多车主都不知道自己的方向盘是手动的,甚至这几天去订车的客户都不知道自己的方向盘是从自动改为手动。最后,我上了一些社交平台才知道实情,我很失落。”李智告诉《财经天下》周刊。
更有部分车主认为,在整个销售和交付的过程中或者在生产的过程中,保时捷方面根本就没有跟客户做好提前沟通,整个销售环节已经涉嫌欺诈。
“这封信就仅仅是美化了一下自己单方面减配的问题,并没有提出具体解决方案。全球车企都受影响,为什么别家车企没有提出单方面减配,也没有区别对待中国消费者,包括和保时捷一家的大众集团内很多品牌也没有单方面减配,保时捷还是傲慢。”李智说。
一位北京保时捷车主告诉《财经天下》周刊,以北京为例在保时捷德国和保时捷中国直接管辖下的保时捷中心并没有理会车主的三点诉求,只按照他们规定的补偿几千块钱,现在只有经销商有商讨的余地。
“现在他们自己内部也不能统一一个解决方案,可见他们内部管理有一定的问题。不管是德国直管还是中国直管还是经销商集团,他们面对的是中国市场,就应该有一个统一标准,否则,这对消费者不公平,对于企业形象也是一次很大的损害。”业内人士说。
保时捷在最大市场翻车
这次保时捷维权风波,会成为其在中国市场的一个拐点吗?要知道,中国已连续7年成为保时捷品牌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
保时捷在2021年的全球汽车销量首次突破30万辆,同比增长了11%。根据官方财报显示,2021年保时捷营收攀升至331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2327亿元),同比增长15%;销售利润53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372亿元),同比增长27%;净现金流增加了15亿欧元,达到37亿欧元。由此,保时捷在 2021 财年创下了16% 的销售回报率。
对于这样的盈利成绩,保时捷高层难掩喜悦。“我们仍会坚持多年不变的战略目标,即在长期内实现每年至少 15%的销售回报率。”在3月召开的财报会上,保时捷首席财务官麦思格强调,“特别工作组已采取初步措施来保障营收,希望确保公司持续满足高收益要求。当然这一目标最终的实现程度还取决于诸多不受人力掌控的外部挑战。”
另外,保时捷高层宣称,已为打造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创造了所有利好条件。“无论在战略上、运营上还是财务上,保时捷都处于一个绝佳的状态。”
但在目前情况下,这个绝佳状态显然褪色不少。
“保时捷不愿补装,是为了节省成本,与保时捷近期追求高销售回报率的战略有关。”一位保时捷车主向《财经天下》周刊表示,在全球缺芯减产、德国工厂人工费用增加的情况下,保时捷的销量不减反增,而且利润率比他的收入增长的更快,它减配的最核心的目的非常明显。
2021年,保时捷在中国市场交付9.57万台,同比增长8%,占其全球销量的31.7%。在中国市场,Macan和Cayenne两款SUV是最畅销的车型,销量均超过3万台,轿车Panamera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占到全球销量的一半以上。
今年2月22日,大众方面正式确认保时捷将独立上市,并承诺将在夏季结束之时向市场提供有关上市的最新进展和时间表。这意味着,保时捷或许最快能够在今年内就完成IPO。如果保时捷单独上市,其估值在5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239.77亿元)至10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416.02亿元)之间。
这么大块的蛋糕,谁都会心动。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如果此次保时捷能够顺利上市,将会是大众汽车集团创纪录的一次IPO,大众汽车集团也将会募集到一笔可观的资金用以推动电气化转型。从当前看来,保时捷的电气化转型已经取得初步成功,其纯电动保时捷跑车Taycan新车交付量共计41296台,销量与去年相比已经翻倍,这款新能源汽车的销量首次超过保时捷“灵魂”车型911。
但如今,被保时捷给予厚望的Taycan Cross Turismo新品发布会,却遭遇了“最大市场”的中国车主在线维权。
“从保时捷来讲,首先要重视起来这次车主维权事件。因为保时捷的市场品牌形象打造起来并不容易,更何况保时捷目前还是口碑很好的豪车品牌。”业内人士向《财经天下》周刊表示,“中国是保时捷第一大市场,在这种情况下保时捷应该珍惜自己羽毛,要谨慎做好每一件事情。”
(文中张新、李智为化名)(王达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