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从中国银监会获悉,我国民营银行由试点设立进入常态化发展阶段后,各项工作有序推进。除重庆富民银行、四川希望银行已获批筹建之外,目前有12家已进入论证阶段。
银监会城市银行部副主任邱小秋表示,民营银行常态化发展工作启动以来,银监会根据“成熟一家,设立一家,防止一哄而起”的原则积极审慎开展相关工作。同时根据国家政策要求,积极向中西部省份倾斜。目前一批申报计划已陆续完成前期辅导工作,包括可行性研究、尽职调查、论证和会商。
我国首批试点的五家民营银行开业后运行状况良好。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五家银行资产总额达959.4亿元,较年初增长20.8%。其中各项贷款余额356.5亿元,较年初增长51%。各项存款余额222.5亿元,较年初增长11.6%。
“五家试点民营银行的公司治理机制、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水平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不断提高。”邱小秋表示,银监会将指导民营银行切实发挥市场优势,为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三农”和社区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更有针对性、更加便利的金融服务。
在监管部门的稳步推动下,当前我国民间资本可以通过自主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业金融机构、与主发起行共同设立村镇银行、参与现有银行业金融机构重组改制、投资入股银行业金融机构等渠道进入银行业。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渠道和机构类型已经全部放开。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末,我国民间资本在股份制银行中的股权占比提升至45.9%;民间资本在城商行总股本中已超过一半,部分城商行已百分百是民间资本持股;除个别外资银行设立的村镇银行外,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都引入了民间资本,民间资本平均持股比例达到87%;全国已开业由民间资本控股或参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有78家,占对应非银行金融机构总数的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