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日前表示,高校和公立医院将探索取消事业单位编制,建立健全以合同管理的用人机制,继续扩大聘用制度推行面。(人民日报)
拟取消高校、公立医院的事业单位编制,是最近的热门话题,有叫好的,有质疑的,甚至还有人说此举是“拍脑袋”决策,纷争之中暴露出诸多担忧。
“看病难,上学难”的问题是否会更加严重?取消了高校、公立医院的事业单位编制,表面上看是在去除“蚜虫”,实际出现的情况也许是,没有了“事业单位编制”这个吸引力,好老师,好医生,都会被某些私立学校私立医院挖走,在相互“挖墙脚”的过程中,工资待遇就是“杀手锏”,只有推出更高待遇作筹码才会在争夺人才的竞争中胜出,而高待遇的代价最终会转嫁到公众身上,这是否意味着“看病难,上学难”的问题会雪上加霜?
凡进必考是否就此终结?要获得事业单位编制,就必须通过考试,既然没有了编制,还需要严格统一招考吗?改为聘任制,这无疑给所在单位决策人很大的裁量权,这是否意味着用人问题会出现近亲繁殖?诸多问题,加重了民众的焦虑感,有些担忧也许是多余,但应做好宣传工作,有些担忧不无道理,需要给出合理解释。
确切讲,取消高校、公立医院的事业单位编制,探索“公益”和“市场”两条腿走路,是与“国际惯例”接轨,是高校、公立医院健康发展的大方向,意义重大,但在探索过程中,如何消除民众的担忧值得关注,因为,光是改革的出发点好还不够,还需要改革的效果好,在没有经过充分的试验并且取得成熟经验的基础上,就不必忙于“摊大饼”,如果高校、公立医院取消事业单位编制的改革导致公益和监管弱化,就背离了改革的初衷。(黄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