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山东省港口集团2021年货物吞吐量突破15亿吨,集装箱量突破3400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5.8%、8.1%,稳居全球第一、第三位,整体竞争力再攀新高峰,实现了历史性的全新跨越,向着构建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中心、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的目标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一体化的澎湃动力
货物吞吐量破15亿吨,集装箱量破3400万标箱,意味着什么?
港口大不大,看吞吐量;港口强不强,看集装箱量。吞吐量可以衡量一个港口在国际经济贸易中的地位,是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在强手如林的全球港口中,此前年货物吞吐量超11亿吨的只有宁波舟山港,年集装箱量突破3000万标箱的只有上海港、新加坡港等少数港口。
在全球疫情反复、产业链供应链流通受阻、世界主要港口普遍受到影响的背景下,山东港口展现出世界级港口集群强大的综合实力,枢纽能力、产业能级、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全面跃升,将更好地融入新发展格局,服务“一带一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
从单港来看,四大港口集团齐头并进,骨干特色货种全面发展,航线枢纽网络日臻完善,资源统筹协同效应更优。其中,青岛港的货物吞吐量、集装箱量分别超越新加坡港、釜山港,晋位世界第五、第六位,其竞争力在新华社近期发布的《国际航运枢纽竞争力指数——东北亚报告》中位居东北亚地区17个代表性样本港口首位。
这背后是一体化改革形成的澎湃“动力源”。山东港口成立以来,形成了“以青岛港为龙头,日照港、烟台港为两翼,渤海湾港为延展,各板块集团为支撑,众多内陆港为依托”的一体化协同发展格局,避免了整合前各港口各自为战、低价竞争、内卷内耗等弊端,激发出握指成拳、攥指出拳的更强动能。山东港口还明确以青岛港为中心合力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中心,统筹全港资源支持青岛港发展,青岛港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
既要体量又要质量
港口的未来竞争,既要看体量,更要看质量。
货物吞吐量破15亿吨,集装箱量破3400万标箱,标志着山东港口积累了世界一流的港口体量。在发展模式上,山东港口更注重向商贸物流、供应链服务、现代航运服务、旅游休闲等高端新兴业态发力。以世界公认的国际航运中心伦敦港为例,年吞吐量只有5000多万吨,装卸业务只贡献了5%的利润,而金融、贸易、航运服务等高端服务则贡献了另外95%的利润。
两年来,山东港口沿着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不断按下“加速键”,按照“港口航运及供应链,投资与资产管理”的主业定位,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现代物流等12个板块新兴业务,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迈进。山东港口围绕港口主业设立或参与设立中国北方国际油气中心、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山东国际航交所、期货公司等,构建高端服务平台,保税原油混兑调和、保税船供油等新业态不断壮大,加快由单一港口运营商向供应链综合服务商转型,为航运贸易、航运金融、航运法律服务业等高端航运服务业提供肥沃土壤。两年来,新业务板块收入、利润分别增长92%、11%。
同时,新兴业务的资源集聚和对传统业务的“反哺”增值日渐凸显。目前,山东港口铁矿石进口量占全国进口总量近1/4;原油进口量占全国进口总量超1/3;铝矾土进口量占全国进口总量超3/4;粮食进口量占全国进口总量近1/5,在全国进口总量中的占比均领先全国沿海主要港口。
随着供应链、产业链、信息链、金融链等资源的集聚,山东港口将逐渐成为全球港航关键要素的重要“衍生地”,为青岛航运贸易、航运金融、航运法律服务业等新业态开辟更大的空间,提升青岛城市能级和产业经济规模。
来源:山东省国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