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随着气温不断升高,臭氧浓度也随之上升,臭氧污染问题逐步凸显,对此,三门峡市环境攻坚办采取强化督察、跟踪监测、科学研判、精准施策等措施,以降低臭氧污染前体物排放,有效防控臭氧污染带来的不利影响。
今年3月11日,三门峡市首次出现臭氧污染天气,比去年提前59天。据市环境攻坚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臭氧污染前体物(NOx、挥发性有机物)在高温、低湿、微风的气象条件下转化成臭氧,导致臭氧浓度升高,一般情况下,夏季臭氧浓度高值出现在每天的15时至17时,个别情况下晚间也会出现臭氧高值。因此,我们要从加强工业企业废气及机动车尾气排放监管、午后加大洒水力度、增加空气湿度等方面防控臭氧污染。”
针对夏季臭氧污染特点,市环境攻坚办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环境监测部门对生成臭氧的57种PAMS物质和13种醛酮类因子开展监测,分析臭氧成因。市环境攻坚办要求城管、公路部门早间对道牙、路边植被,以及背街小巷进行洒水冲洗,降低近地面温度,对城区主干道以及偏西北方向的道路进行雾炮作业,高温时段增加雾炮和洒水频次,减少紫外线照射。要求公安部门做好拥堵路段以及商场、车站周边的交通疏导工作,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要求市生态环境、工信部门加大对工业涂装、印刷、油品储运、煤化工、制药等涉VOCs企业的监管力度,确保大气环保设备稳定运行,减少VOCs排放。
同时,市环境攻坚办还将通过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防控臭氧污染:开展机动车检测检验机构问题治理,减少机动车不合格尾气蓄积;启动重点领域专项治理,实施重点用能单位节能降碳改造,鼓励支持现有使用高污染燃料的工业炉窑改用工业余热、电能、天然气等,优先给予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支持;深入开展扬尘治理专项行动,压实建筑施工工地、物料堆场、国省干线等领域的管控责任,降低扬尘污染排放;强化重点行业绩效分级“培育工程”,推动更多企业进行环保提标改造,减少臭氧污染前体物排放。
来源:三门峡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