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自主发展自主改革自主创新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三个自主”若干意见)正式发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40条具体措施。据了解,《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分解出的任务已完成90%;奉贤区四团镇将整体纳入产城融合区范围;临港新片区第一部综合性法规将出台。
赋予新片区更大自主权限
两年来,国家、市、管委会累计出台各类政策190余个,形成典型创新案例60多个,临港新片区已基本形成以“五自由一便利”为核心的制度型开放体系框架。累计签约项目765个,涉及投资额4478.31亿元;预计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569.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23.9亿元。2021年1—7月,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290亿元,两年累计增长136.8%,两年平均增长53.9%;预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07.9亿元,两年累计增长91%,两年平均增长38.2%。
临港新片区揭牌之初,市委、市政府指定了《关于促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高质量发展实施特殊支持政策的若干意见》。此次制定的“三个自主”若干意见是其2.0版,以解决临港新片区改革创新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政策痛点堵点问题为导向,赋予临港新片区更大的自主发展、自主改革、自主创新管理权限。
“三个自主”若干意见共有40条具体措施。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华源表示,相较此前的“特殊支持政策50条”,“三个自主”若干意见在改革试点方面更深入。比如,率先开展“证照联办”改革试点,先行先试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深化推进商事主体登记确认制,探索精简营业执照照面信息、简化登记注册申请材料、备案事项自主信息填报等。
以应用场景为导向,产业政策更精准。比如,在智能新能源汽车领域,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应用、探索全域放开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在生物医药领域,率先建立进口研发用物品“白名单”制度;在人工智能领域,鼓励企业研发人工智能医疗辅助诊断软件系统等。
政策内涵亦更加拓展。“三个自主”若干意见除了在原有的人才、财税、金融、土地、产业、交通等方面进一步深化支持政策,又增加了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建设全域感知的智能物联专网,加快建设低碳发展示范区等新领域和新内容。在机制完善方面,建立健全管委会与相关区的协调机制,加强跨区域河道、道路、管线等线性工程规划协调。
确保各项改革于法有据
“下一步,临港新片区将主要从两个方面推进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大力度的开放创新。”市委常委、临港新片区党工委书记朱芝松说。
一是坚持以“五个重要”为统领,在临港新片区实行更大程度的压力测试。临港新片区将根据国家统一部署,试点放宽市场准入措施,先行先试扩大金融、增值电信、数据跨境流动、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外资开放,努力争取在先进制造业、新型国际贸易、跨境和离岸金融、高端国际航运等重点领域率先实现突破,为国家更好参与国际经济治理提供实践样本。
二是制定出台临港新片区条例。该条例作为临港新片区第一部综合性法规,是推动临港新片区各项改革创新发展工作在法治化、规范化轨道上行稳致远的关键性立法。一方面,将已落地的开放型政策制度以法规形式予以固化,给予市场主体更加明确稳定的预期,确保各项改革于法有据;另一方面,通过运用浦东新区法规和先行管理措施、暂时调整或停止适用市政府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等方式,为临港新片区进一步改革创新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