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上海洋山港附近的一处仓库,工人们在用叉车搬运铜。
中国需求增长曾为金属市场带来持续多年的荣景;而中国经济放缓,特别是建筑活动放缓,却又导致金属市场一溃千里。
中国其实还是金属价格下跌背后一股全新动能的源头--大规模的投机性做空。
上海期交所交易的工业金属未平仓合约和成交量全线激增。
实际上,这种空方袭击是如此猛烈,竟逼得中国国内厂商呼吁当局调查市场怎么了。
那么市场到底是什么情况?
中国熊年
中国历法中没有熊年,这很遗憾,因为今年对于金属来说是不折不扣的中国熊年。
早在1月,在上海市场带动的抛压打击下,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铜跌至当时的六年低点。
当时的主要推手是一些原本没什么知名度的中国投资基金,像是上海混沌投资等,而“混沌”这个名字也自然让媒体标题有了大作文章的天赐良机。
在西方分析师仍在试图厘清中国经济增长减缓情况之际,这些中国本土投资者显然认为,“下滑”远远不能形容减缓程度。
如今看来,这种观点非常具有先见之明,尽管中国基金是否赚钱还颇有争议,因为铜价之后从1月低点涨了四个月。
不过,到了年中时,中国空头再次出击,抛售大宗商品,具体传达对中国经济成长的悲观看法,毕竟,在中国当局实质禁止作空中国股市后,这种观点已无法在中国股市得以体现。
新空头入市
但过去一个月左右的情况显然再次发生改变,似乎有一批全新类型的中国空头进入市场。
上海期交所所有主要金属合约价格持续下跌的同时,未平仓合约和成交量均激增,这是典型的卖空迹象。
但中国新空头的加入,在铝这样的合约上最为明显,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因为中国生产的铝满足自家需求绰绰有余,不需要进口。以前中国投资者并不太喜欢铝合约。
图表:上海期交所铝价、未平仓合约及成交量
上海期铝的未平仓合约总数自9月底以来增加了一倍以上,周三达到纪录高位803,620口。
本月迄今,铝的总交易量平均每天492,000口。上月平均每天是274,000口,而2015年1-8月平均每天只有79,000口。
上海期铝价格SAFcV1曾跌至每吨10,000元人民币以下的纪录低位,甚至远低于2008年12月全球金融危机最严重时期创下的低点13,665元。
正如麦格理银行的分析师指出,“问题是,是典型的中国投资者突然意识到铝并不是很好的市场,还是出现了对金属感兴趣的新型投资者。”
他们给出的初步答案是“在此期间增持上海期铝空仓的已知身份实体,其中许多是为散户及机构客户服务的组织,有可能一部分做空力量就是来自这个方面。”
似乎无人确切地知道全部抛售来自何方,这个事实暗示卖空不是来自金融市场以前关注的那些实体。
散户蜂拥而至似乎也有影响,这让本已复杂的中国市场价格走势变得更加复杂。
若真如此,那么可以推断,此后上海金属市场将更加波动,因为,再次套用麦格理银行的说法:“散户群体的动能较强,但当然财力较弱”。
投机客VS.生产者
当然,投机客、尤其是做空的投机客,长期以来让中国以外地区的生产商头疼。
例如,美国铝业(Alcoa)就毫不掩饰其对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铝价金融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厌恶之情。
在2015年2月6日致LME的一份信件中,美铝要求该交易所提高“非实货”交易的透明度,认为“如果LME金属价格越来越多地受金融界而非市场基本面推动,那么该交易所可能会离实货市场参与者越来越远。”
不过,这次中国生产商首次有同样的感受,而且他们的反应很快。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已要求当局调查“恶意”卖空行为。
在涉及中国市场时,“恶意”这个词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当局多次用到它,以证明对7月股市大跌期间的卖空者予以打击的正当性。
确实,正是当局可能展开调查的消息,引发了上海期交所金属期货的全面强劲反弹。
好转还是恶化?
而有关中国主要金属生产商采取多种措施以支撑价格的报导,也曾刺激价格上涨。
中国锌冶炼企业已表示,打算明年减产50万吨。镍生产商将于周五开会讨论采取类似措施。
镍和铝生产商都已要求政府收购富余供应。中国上次采取这一应急措施还是在2008-2009年危机期间。
以历史标准衡量,这些反应的速度之快以及规模之大令人意外;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是,是否正是因为针对国内金属市场的大规模“空袭”才让中国生产商如此上心。
如果是这样,那么一定会有不少西方生产商会暗中感激上海市场卖空的幕后推手。
而更加有意思的问题是,在铝等工业金属市场初试身手后,中国新生代投机客是否想再接再厉。
这样的话,今年或许仅仅是第一个中国金属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