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两场“十三五”规划建言会举行。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安顺出席公众建言会,听取建言并讲话。建言会上,疏解非首都功能、京津冀生态环境合作发展成为建言人关注的焦点。有建言代表指出,北京应设定“重污染天数指标”。
8月13日下午,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安顺出席市“十三五”规划编制“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与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题公众建言会,听取建言并讲话。
国务院参事牛文元建议,一手抓功能疏解,一手抓业态重组,打造北京发展新优势。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主任吕斌建议,优化调整京津冀城际交通体系规划,构建多层次、多中心的城市网络结构。
王安顺对代表们的真知灼见表示衷心感谢,要求有关部门在规划编制中认真研究吸纳。王安顺指出,当前首都发展面临的问题,最终还是要通过发展来解决,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精心编制好首都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让广大市民在建设和谐宜居之都的进程中有更多的“获得感”。
8月15日上午,“十三五”规划第四场公众建言会举行,主题为“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改善空气质量、做好水资源保护和利用、京津冀生态环境合作发展成为建言人关注的焦点,先后有14名建言人就此话题提出建议。14人中,多是在生态研究领域有着深厚造诣的学者。
国家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王金南对“十三五”环境保护目标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首先在空气质量方面,王金南建议,不但要设立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蓝天数”(达标天)的指标,而且要设定重污染天数的指标。
“老百姓最关心的就是重污染的天数,咱们敢不敢啃这个‘骨头’,设定重污染天数的指标?”王金南似乎知道自己提出的指标十分有挑战性,向规划编制组发问。
在生态保护方面,王金南提出把目前的生态保护红线落实下去。他说,目前北京提出了自己的生态保护红线,但是红线应该是底线,是不能随意更改的,他建议北京把这个红线再压一压,红线之内坚决不可以动,或者将红线分为一类、二类,一类内坚决不可以动。
■其他建言
建设通向中心区城市通风道
北京市气象局副局长王迎春提出,为了让城市的空间布局更加通风透气,建议发挥气候生态补偿作用。在规划中更加注重保护建设新鲜的空气、冷空气生成区域。
此外,保护与建设通向中心区的城市通风道。北京周边的空间功能布局要利用好南北、东西走向和廊道,建筑物结构要构建互相连通的廊道,避免断头和结点的阻碍。还有就是,要让山风“进城”进行空气交换,减少空气污染。
构建“森林包围城市”格局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科协副主席尹伟伦表示,北京多年的“摊大饼扩展模式”,其弊病是多年难以解决的“老大难”,北京疏解的产业、企业、机关、高校等土地空间,皆可重新规划为林地、湿地、绿地等星罗棋布的生态用地,这是构建“森林包围城市”的生态良好的北京城市新格局的机会。尹伟伦还表示,湿地生态系统具有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吸收碳汇,分解污染物,调节小气候,沉降大气污染颗粒等功能,所以北京城市急需湿地生态系统的建设与恢复。
■建言统计
2.5万人献策
据了解,截至8月14日,“十三五”规划编制公众参与活动已有2.5万人参加,收到公众建言8400余条,完成居民社会调查问卷1.93万份。其中,共收到809条与“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主题相关的意见建议,约占全部建言的10.4%。建言者最关注的领域,依次是大气治理、垃圾处理和绿化,占比分别为24.3%、23.9%和11.8%。
本次活动将持续到9月底,广大市民可以继续围绕“加强城市治理与建设和谐宜居之都”等主题,通过首都之窗网站、邮箱、微信、微博、电话、传真、信件7种方式,提交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