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方舟在先锋书店 现代快报记者 顾炜 摄
她七岁开始写作,被誉为“神童作家”“天才少年”;她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争议和讨论;她从1999年到2009年的十年间,年均出版一本书,效率之高让人感叹。她就是蒋方舟。
近几年,蒋方舟的脚步慢多了。在她上一本书出版的数年之后,她的新书才再次问世。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这是蒋方舟新书的名字。昨天,出现在南京先锋书店的她用感慨成熟悄然到来的方式,表达着自己对于人生和青春的态度。(见习记者 崔海峰 现代快报记者 陆一夫)
心态
走向成熟
30岁前结婚会出轨
蒋方舟的写作道路看起来一直与青春有关,难得会写到“沧桑”。
8岁时,尽管需要“去书店抄二十家出版社的地址,然后将书稿投递出去”,但她还是在极早的时候就收获了成功。大概在投稿之后半年,就有出版社打电话到蒋方舟家里,确认她的稿子是否是她亲笔完成的。
“那个时代没有网络,现代的孩子反而有更多的幸运和途径来施展自己的才华。”蒋方舟笑着说。
幸运的是,这个女孩在收获成功之后,并没有被桎梏——除了出众的写作天赋以外,她与同时代的孩子并没有太大的差异,这让她始终能够用充满轻松、鄙夷和嘲弄的青春笔法,穿透出一个从成人世界的角度很难看到的青春世界。
这种写作方式持续到她上大学,才稍有改变——她开始关注社会种种不公事件,在受意识形态围追堵截之后,她开始关注她这一代人的青春,关注中国社会的现状。“中国要往何处去?”当她开始思考这样的问题时,蒋方舟突然意识到,自己的“青春”已然开始衰微。
蒋方舟承认,朋友里面好多都要比她大,从小到大,她都倾向于和比自己大的孩子玩,这种“习惯”影响到她的写作,也影响到她的择偶观,“我确实喜欢比我大的男朋友,之前的比我大10岁以上。30岁之前结婚会出轨的,还没玩够呢。”于是,蒋方舟决定开始放弃用青春激情的方式去写作,“让自己为写作本身活着,这是青春作家走向成熟作家们必须考虑的问题”。
原因
天才的压力比凡人更大
蒋方舟不甘心一直被当作天才和“神童作家”,她感到了压力,所以,她的作品必须变得成熟。
她特意提到了顾城,在那个时代,顾城作为天才神童横空出世,整个社会把这位天才高高举起,众星捧月,连他的妻子也习惯了这种仰视——她包揽所有世俗的操劳,让顾城独自与世界隔离,最终的结果却出乎所有人意料,天才顾城不得不独自绝望。
蒋方舟说,“我一直不认可顾城的生活方式和周边世界对他的态度,即使他最终终结了自己,我依然觉得他不可原谅。”
对于天才之类的赞誉,蒋方舟看得豁达,所以她认定了转型和挑战不仅是在文学上的,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上,“不应该把自己当作天才,因为一旦你把自己当作天才,就会限制住自己。”蒋方舟看来,“天才在这个社会也是有责任的”,她引用罗素劝诫维特根斯坦的话来回应了那些把她看作天才的人们的关心和疑虑。
“只是作为天才,那么天才的道路就会越发变窄,他们始终关注终极问题,最终就会认为肉身就是负担,只有死亡才能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