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由风电、光伏发电产生的绿色电力,正式单独计价上线交易。这标志着全国绿色电力交易试点正式启动。
在国内首场绿色电力市场化交易中,浙江有32家风、光发电企业与30家电力用户合计成交50笔交易,成交电量3.0075亿千瓦时,为参与市场主体最多的省份。按此次用户平均每千瓦时自愿加价0.01元购买绿电计算,浙江交易的电量可为新能源发电企业增收300.75万元,并可减排22.5万吨二氧化碳。
此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批复《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工作方案》,明确由北京电力交易中心统筹启动全国绿电市场化交易,首批试点安排在河北、浙江、江苏等省份。
绿电市场化交易将风、光等绿色电源从传统电源分离,单独设计绿电交易品种,通过市场发现价格,依托区块链技术追溯绿电属性,实现绿电从生产、销售到使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这是一次构建面向电力用户、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绿色电力交易品种的创新探索。”浙江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交易部主任龚建荣说。
“有了单独的绿电交易市场,我们今后购买绿电就方便多了!”衢州巨化集团有限公司首席资深工程师陈利民说。今年以来,该公司开设企业碳账户,积极探索减碳路径,履行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在此次交易中,公司第一时间进行交易申报,购得绿电5000万千瓦时,成为浙江成交量最大的电力用户。
绿电消费需求主要来自外向型企业和负有减碳责任的企业,绿电能够提高产品出口竞争力、提升企业品牌形象。据不完全统计,在浙江,有绿电需求的大企业已近百家,分布在全省11个设区市,2021年需求电量近10亿千瓦时。
“我们将努力把绿电交易打造成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市场的核心产品。”省能源局电力处相关人士表示,我省还将积极推动绿色电力消费与绿色金融贷、绿色工厂评价、企业能耗评价、用能权等方面挂钩,进一步彰显绿电价值。 (见习记者胡静漪记者张帆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