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针对全国多地能耗双控“亮红灯”抓紧实施节能纠偏措施,一边是对于落地中出现的“一刀切”和“简单化”做法的进一步纠偏和调整,在动态平衡中,江浙多地企业的遭遇可谓是“一波三折”。
频繁变动背后
9月23日傍晚,突然而来的停产通知打了岳鸣一个措手不及,“突然停产对企业来说影响太大了,一点调节的空间都没有。”
岳鸣是苏州吴江一家面料纺织企业负责人,他告诉第一财经,自己的公司作为B类企业从9月18日开始被要求限电限产60%,昨晚却突然改成了全面停产,所以23日晚12点,工厂的机器就全部关停了。
按照岳鸣的说法,当地按照企业近两年的亩产税金对纺织企业做了划分,要求A类企业是限电50%,B类企业限电60%,C类和D类企业就直接要求停产。但就在23日傍晚,停产范围扩大到了B类企业。
限电限产举措突然变动的,并不只是江苏的纺织重镇。
和吴江扩大了停产范围不同,浙江的印染纺织基地——绍兴柯桥则发出了让当地部分印染厂提前恢复生产的临时通知,计划把从9月21日起让160多家以印染、化纤为主的企业停产到9月30日的时间,提前到9月26日。这也引发部分企业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尚未离开当地返乡出游的员工继续留在原地不远行,已经离开绍兴返乡出游的员工则及时变更行程,于9月25日返回公司。
对于岳鸣来说,停产到何时仍然是个未知数。而突如其来的变动和不确定性,让企业停产“一波三折”,也让企业主们坐立难安。
绍兴市相关人士告诉第一财经,由于“双控”任务严峻、要求严格,相关部门的政策落地和执行的确有些突然。目前具体的落实办法正在根据企业和产业的实际情况做及时调整,希望能更科学和精准地对企业的能耗进行管理。最新的“双控”方案将会尽快出台。
9月23日,浙江省能源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浙江日报》采访时表示,今年上半年,全省经济恢复态势良好,但各地能耗增速快、增量大,尤其是八大高耗能行业用电增速达到20%以上,能耗过快增长和用能结构变化,给全省能源资源安全保障和能耗双控形势带来十分严峻的挑战。
浙江省能源局相关负责人提出,近期,部分地方政府为遏制高耗能行业能耗过快增长,根据能耗双控进度,组织开展高耗能企业用能预算管理、有序用电和错峰生产等措施,这是对原有忽视节能减排工作的纠偏措施,但必须注重方式方法,避免“一刀切”“简单化”等做法。
该负责人还强调,要充分听取企业意见,做深做细工作,加强与地方供电公司的协同,对用能大户逐一开展调查研究,充分考虑安全生产、员工就业、合同履约、上下游影响等因素,精准施策,共同落实能耗双控目标要求。
企业如何应对
对企业而言,在原材料价格上涨、国际航运费用疯涨等多重压力下,限电限产或直接停产,无疑是雪上加霜。
岳鸣坦言,对于那些放假的工人,即使不干活,企业方面也会对他们做一些补偿,不然明年的招工将难上加难。另外,为了保证一定的亩产税金规模,即使工厂全面停产,税金上也不能少得“太离谱”,以确保明年在企业分类上不降级。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在9月4日的2021中国国金融年度论坛上提出,减碳不能搞“运动式”。现阶段我国推动减排主要采取的还是由上而下层层分解任务目标,用行政性手段实施。要明确的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关键是用绿色技术替代传统技术,要减少碳排放,而不是减少生产能力,不是降低增长速度,更不是在不具备绿色技术的情况下人为打乱正常的供求秩序。
刘世锦强调,节能并不等同于减碳,同样的能源消耗既可以是高碳的也可以是低碳甚至零碳的,我们的目标是在保证必要能源供应的前提下通过调整能源结构,用低碳或零碳能源替代高碳能源,逐步降低碳的含量。
近年来,在政策的鼓励下,江浙多地的纺织印染企业已经开始了转型升级,并主动调整能源结构。
根据浙江省印染行业协会会长李传海的说法,浙江省的印染产业在全国占了50%以上的产能,就绍兴柯桥而言,就占到了全国的三分之一、浙江省的50%以上。而印染产业作为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产业,减排的压力巨大。因此,协会主要做的工作,就是指导企业通过设备升级和管理提升来降低能耗。当地已有不少企业通过智能化转型取得了一定成效。
在能源结构调整上,浙江红绿蓝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新明表示,公司已在厂房屋顶上装了太阳能光伏电板,总面积约1.2万平方米,年发电量大约是150万度,减少了外部电网的供电量,通过架设光伏实现了企业清洁用电的替代。
江苏省南通市一家制衣公司的负责人王力告诉第一财经,他们在当地的工厂也已装上了太阳能,全年大约20%的用电量来自于自己的太阳能发电。
南通市如东县相关负责人提出,到今年年底,从装机数来看,当地新能源的发电量就将超过全社会的用电量。不过目前新能源的转型发展和“双控”目标还不挂钩,在提倡全社会节约用电的大方向下,地方政府在新能源的努力希望被更多激励。
一家已建立了自主品牌的面料企业负责人表示,按照企业用电和应税销售分级调控用电,有利于行业向规范化经营方向发展,但执行上必须有规划、有目标,并持续执行到位。在鼓励企业智能化升级和节能改造的同时,对于节能减排后能耗指标下降达标的企业,也应给予税收上的优惠或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