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在碳减排领域的争夺战已经打响。近日,多家银行披露一季度碳减排贷款投放情况,其中,工农中建四家国有大行投放均超百亿元,主要投向清洁能源、节能环保领域。
上海证券报记者在一线调研时了解到,碳减排贷款将带动中长期资金投向减碳领域,优质的清洁能源项目成为抢夺的对象,围绕光伏风电项目的价格战已经打响。
(资料图)
青睐清洁能源 光伏风电成“香饽饽”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12家银行披露一季度碳减排贷款投放情况,其中,工农中建四家国有大行投放均超百亿元;股份行中,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分别投放74.79亿元、64.6亿元;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分别投放62.28亿元、7.77亿元。
人民银行推出的碳减排支持工具初期划定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三大重点支持领域。从实际贷款投放情况来看,清洁能源项目占比较高,节能环保领域次之,碳减排技术项目则是凤毛麟角。
根据披露信息,自碳减排支持工具推出以来,兴业银行支持了1个碳减排技术项目,贷款金额7000万元,贷款利率4.6%,其余各家银行支持的碳减排技术项目“尚未开张”。
中诚信绿金科技董事总经理高卫涛解释称,碳减排技术主要包括碳捕集、封存与利用技术等,在国内仍处于研发和示范阶段,还不具备商业化基础,项目本身还未盈利,并不能广泛应用。但该领域具备较大的碳减排潜力,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需要金融机构提供持续的资金支持。
记者了解到,由于节能环保领域信贷需求较少,碳减排技术尚处于研发阶段,目前碳减排贷款主要投向清洁能源领域,其中大型光伏风电项目居多。
千亿低息贷款落地 企业需求正在回暖
银行鏖战正酣,追赶新能源投资的风口。随着新一批光伏风电基地开工建设,企业的融资需求正在回暖。
一名来自华东地区电气集团的融资经理表示,今年新建的海上风电项目资金需求较大,其中70%至80%的资金来自于银行贷款,融资需求倾向于利率低、期限长、规模大,希望能够组成银团贷款、进行股债联动等。
“在前期的撮合过程中了解到,一家国有大行的贷款利率最低降到3.3%,但利率并不是唯一的考量因素,如有金融机构能够提供综合融资服务方案,也能接受较高的利率标准。”该融资经理称。
碳减排支持工具已拉动千亿元低息贷款投向新能源领域。央行发布的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人民银行通过碳减排支持工具向金融机构发放资金530亿元,自碳减排支持工具实施以来已累计发放资金1386亿元。
根据政策安排,人民银行对银行投放的碳减排贷款按本金的60%提供资金支持,利率为1.75%。记者了解到,基于光伏风电项目的特性,银行投放的碳减排贷款多为中长期贷款,支持政策的延续性也成为银行考量的关键因素。
“目前尚不确定,今年过后未申请到碳减排支持工具的银行能否再加入。如果失去1.75%的利率支持,银行将入不敷出,只能量力而行。”上述股份行人士称,现阶段要刨除外部补贴因素,集中资源拓展大型光伏风电基地项目。
新能源发展已迎来多重政策利好。6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九部门发布《“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围绕可再生能源提出发展目标:2025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3.3万亿千瓦时,占比达到33%;“十四五”期间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翻倍。
据悉,人民银行将抓实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实施好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加大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及周边煤电改造升级的支持力度。
价格战打响 低利率获客成为常态
碳减排贷款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但现实情况却是,银行不惜以低利率作为竞争手段,抢占优质的光伏风电项目。
相较于去年末,各家银行的碳减排贷款利率均有所下降,利差空间逐步收窄。政策性银行、国有大行更具价格优势,一季度进出口银行的碳减排贷款平均加权利率最低,为3.79%,四家国有大行不相上下,利率水平在3.85%左右,股份行贷款利率在4%以上。
由于信贷需求疲软,银行拓客难度增加,“掐尖”现象进一步凸显,对于优质的光伏风电项目竞争更加激烈。
“谁能承受更低的价格,谁就能拓展更多业务。”一名股份行绿色金融业务负责人表示,在建的光伏项目多数由大型国有企业掌控,这类企业通常不缺资金,对利率水平极其敏感,因此银行在招投标的过程中,不得不以更低的利率价格作为竞争手段。
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下,对于价格优势不明显的银行来说,客户流失将成为常态。一位来自长三角地区某城商行的对公业务负责人表示,优质资产和高额收益不可兼得,目前已出现银行一哄而上、牺牲利润抢占市场的情形,这种模式似乎难以持续。
业内人士认为,助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要形成政策合力,土地、财政、金融等支持政策要协同保障。除了碳减排支持工具,还应创新更多金融产品,通过直接融资手段支持经济向绿色低碳转型,助力科学有序实现“双碳”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