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喜报传来,振奋人心。近日,海阳核电二期3号机组核岛安全壳底封头模块吊装就位,这是继今年4月国家对经过多年准备和全面评估审查、已纳入国家规划的山东海阳核电二期3、4号机组予以核准,7月海阳核电二期工程暨900兆瓦远距离跨区域核能供热工程举行启动仪式,核电二期迎来又一里程碑节点,拉开核岛厂房主体建造高峰帷幕。
据悉,海阳核电二期工程采用自主设计、国产化的CAP1000技术,是国家三代非能动核电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重要成果,建设两台额定容量125.3万千瓦机组,满足国际最高安全标准,机组设计运行寿命60年,计划于2028年全面投运。二期工程建成投运后,海阳核电基地将有4台机组运行,年发电量约400亿千瓦时,可满足5200余万居民一年生活用电需求,年可替代标煤约12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3000万吨、二氧化硫约10万吨、氮氧化物约8万吨,相当于种植阔叶林约8.8万公顷,可覆盖9.2个泰山林地面积。记者了解到,海阳核电二期3、4号机组将持续拓展核能综合利用,探索创新更经济、更环保、更高效、可复制的“核能+新能源+储能”等方案。同时,进一步拉动核能产业链,助推山东打造更高水平千万千瓦级沿海核电基地,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早日实现。
CAP1000核电机组核岛安全壳是一个内直径39.62米、高65.67米的钢制压力容器,由中间圆柱形筒体、下椭球形底封头、上椭球形顶封头3部分组成,是反应堆重要安全屏障,承载着反应堆厂房的完整性与密封性功能。此次吊装就位的3号机组核岛安全壳底封头模块,由64张弧形钢板组焊而成,重达656吨,是安全壳的第一个吊装组件。
“底封头模块在拼装场地组焊完成后,整体吊装就位于核岛CR10支座上,通过256个螺栓进行连接固定,吊装作业具有就位支撑点位多,对中精度要求高等特点。”山东核电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本着“一次就把事情做好”理念,“严慎细实”推进吊装准备、安全高效开展吊装作业。吊装实施前,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模,开展位移及应力分析;充分识别场地干涉因素,排除潜在风险隐患;采用无线应力监测系统,保证吊装过程吊索受力均衡,确保吊装作业平稳安全。实施底封头运输、吊装安全质量全过程监控,联合华东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现场监督组开展安全壳底封头“质量回头看”大监督试点,协同各方多次监督检查,逐项梳理验证先决条件,有效识别分析风险,落实相关经验反馈。吊装工作于10时17分开始起吊,经过起钩、回转、带载行走、落钩等技术作业,历时2小时22分,于12时39分顺利就位,为后续反应堆厂房施工奠定坚实基础,为大型物项运输、吊装积累宝贵经验。
聚焦山东“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的“实施核能高效开发利用行动计划”“打造核能强省”目标,山东坚定不移加速推进核能综合利用,将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发力“核能+”“裂变”效应,创新创造出更多更大的新奇迹,让核能造福齐鲁大地的道路越走越宽阔,前景越来越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