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充电桩产业正在加速发展!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近日发布的数据,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累计建成各类充电桩超过660万台,同比增加69.8%,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已实现三个“世界之最”:世界上数量最多、辐射面积最大、服务车辆最全。作为配套电动汽车推广的“最后一公里”,公共充电桩拥有广阔市场前景。当前行业发展存在哪些痛点?产业发展有哪些新机会?
【资料图】
“涨价”折射供需矛盾?
最近,上海、郑州、重庆等地的电动车主发现,公共充电桩突现一轮价格上涨。“开车通勤成本明显增加。”上海电动车主陈新逸告诉记者,尽管自己是对消费支出不敏感的人,但已明显感觉到充电成本在提高,“以前充一次最多也就几十元钱,最近两次充电花费都在100元左右”。
根据记者调查,自今年7月起,包括北京、上海、郑州、重庆、广州等多地的公共充电桩充电单价均有所上调。社交平台上,有网友晒出一张上海虹桥附近第三方充电桩的电费价格截图,图片显示,同一地点、同一时间段的充电费用从1.15元/度涨到2.15元/度,涨幅高达87%。也有网友称,在郑州市域内,部分充电桩在某些时段出现了近一倍的涨幅。
为何公共充电桩费用出现上涨?价格上升是否意味供需之间的矛盾?对此,记者在咨询某充电桩运营企业相关负责人时,对方认为涨价并非刻意而为之,而是与夏季用电高峰成本上升、平台补贴退坡等多个原因相关。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兼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张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认为,夏季电价上涨叠加今年国家电网执行充电运营商电价应按工业用电收费等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充电桩运营商成本。与此同时张翔还认为,充电费用上涨的背后,“折射出当前充电桩在数量、布局及充电速度等方面的一些行业痛点,但也同时折射出行业巨大充电需求和行业增长空间。”
中国到底需要多少充电桩?行业增长空间有多大?根据IFIND数据,2022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310万辆,同比增长67%,预测2025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有望达到4513万辆。根据我国2025年实现车桩比2∶1的规划,预计2025年充电桩数量将达到2257万台,较2022年增加1305万台。
一家同时负责传统加油站及新能源充电站运营的企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因为充电所需占用充电桩的时间更长,所以针对同样数量的汽车,新能源车所需的充电站数量应为传统油车所需加油站数量的20倍。“打个比方,当前国内全国加油站数量约为11.5万个,如果将这些传统油车全部置换成电动汽车,所需要的充电站数量将是当前数量的20倍。”
借物联网技术解决行业痛点
新能源车主陈夏夏告诉记者,如有长距离驾车需求,自己总是会担心找不到充电桩,“有时会感觉充电是一件很随机的事,能不能找到充电站,充电桩好不好用,都会影响自己的出行。”与车主的感受相左的是,充电桩产业发展的痛点之一恰好在于电桩的利用率低。
张翔告诉记者,目前中国公共充电桩的平均利用率仅约6%,成本担忧是原因之一。“在一线城市,运营商用电价格平均1度电为2元左右,同时,在公共场所充电往往还要另交停车费,有时市区1小时的停车费就高达20元。以至于有的车主宁愿把车开到较远的、便宜的地方充电。”张翔直言道。
“利用率如此低,也与坏桩率以及较高的维护成本有关。”前述采访到的行业人士称,他们在开展业务中发现,一些车主对于公用电桩的使用习惯也不够好,充完电后,将充电枪随意扔在地上的情况时有发生,“由此也造成坏枪率提升,需要运营商花费更多人工成本提供维护。”
张翔认为,可通过政策拉动引导解决上述痛点,如通过提供优惠电价或优惠停车租金等方式降低运营商和用户的成本等。政策之外,大数据、物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也能为上述痛点提供解决方案。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国内已经有能源物联网企业通过充电桩运营业务,从数字端入手,借助后台系统实时监控充电桩的使用情况及维修信息。从用户端看,车主也可以通过集合充电信息及支付等手段于一体的APP,根据所在位置查找充电站的距离、使用情况、费用及配套设施等信息,从而在提高充电桩利用率的同时,节省充电所需时间。
从加油补电到“一站式”服务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张翔对未来公共充电桩的发展持乐观态度,他认为,当前充电桩行业的增速高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增速,且公共充电桩的未来增长空间巨大。
随着充电桩的普及,将加油站扩建、甚至转化成充电站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在不远的未来,新能源汽车主导出行市场的格局下,传统加油站将如何转型?是否会像邮局一样,随着人们通信方式的转变,逐渐淡出公众视野?
上述能源企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短期来看,传统加油站还不会消亡。事实上,在充电桩服务仍处于战略性亏损的阶段下,加油站业务目前仍是企业较高的收益来源,会保持与油车需求匹配的规模继续存在一段时间。
传统加油服务企业也正在积极应对行业变化,积极布局充电站的建设。中石化、中石油均曾披露过相关战略。中石化方面表示,到2025年要在5000座以上加油站里建超充站,现在已经建了2000多个站。而中石油已于2022年下半年,成立了瞄准充换电市场的绿电新能源公司。
此外,加油站、充电站如何从传统思路出发,创造新的消费场景也正在为行业塑造新“风口”。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借助储能行业发展,充电场景已经开始由“集中式”转向“分布式”。未来,我们还可以通过移动式补电车、充电机器人等新科技,实现“桩找人”“自动充电”等服务。
专业人士还告诉记者,借助海外运营加油站的先进经验,国内也在积极讨论从“一站式”服务角度出发,大力发展在加油补电之外的其他营业收益模式。“因为用户充电所需在站停留的时间会更长,如何以加油、补电为核心场景,丰富消费场景,开发诸如便利店、快餐店等衍生消费是非常重要的转型思路,收益多元化将成行业未来最重要的趋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