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糖=没有糖?臻牧羊奶为您揭秘大众饮品的甜味来源
来源:财讯网 发布时间:2022-10-26 10:25:39

近年来,超市货架上的食品饮料刮起了“无糖”风,不管是外资巨头企业还是本土新锐品牌纷纷推出了各种“ 0蔗糖”产品。该现象也与我国在2019年出台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有关,该报告提倡成人人均每日添加糖摄入量不高于25g,并且鼓励消费者减少蔗糖摄入量。

但“ 0蔗糖”饮料真的就是无糖了吗?为什么我们还能在这些健康的“无糖”产品中品尝到甜味?这些替代蔗糖的甜味来源又是否会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本期文章,臻牧就带大家一一解答这些问题。

1、令人愉悦的健康杀手:蔗糖

1998-2013年间,添加糖的全球每日摄取量,从48g 攀升至70g,增长了46%。随着糖消费量的增加,它带来的危害也远超愉悦。摄入过多的糖分会引起蛀牙,导致体重增加,加速皮肤老化,增加糖尿病的风险,甚至据美国心脏协会期刊Circulation(《循环》杂志)在发布的研究表明,每日喝两杯以上含糖饮料可能带来早死风险,而含糖饮料也导致了全世界每年近20万人的死亡。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饮食建议,正常体重的成年人每天摄取的游离糖不应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内,也就是两勺半的白砂糖。然而,一瓶500ml的饮料就含有 50 克左右的糖,只要一瓶饮料就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每日游离糖的摄入标准。

2、“ 0蔗糖”概念背后的糖:代糖

尽管蔗糖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健康杀手,但戒糖却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据相关研究表明,糖分不仅会影响体内荷尔蒙,使大脑无法发出饱腹的讯号,而且会影响体内激素,使大脑不间断发出要摄入糖分的讯号,就像烟瘾一样,吃糖的人会越来越爱吃糖,甚至越吃越上瘾。

面对如此窘迫的戒糖困局,《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也早就提出了新措施,那就是倡导食品生产经营者使用食品安全标准允许的天然甜味物质和甜味剂取代蔗糖,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代糖。

代糖,属于食品添加剂的一种类型,尽管具有糖的甜味,但不会像蔗糖一样给身体造成负担。目前代糖的品类非常多,既有人工合成的三氯蔗糖、安赛蜜、阿斯巴甜;也有天然存在的,如甜菊糖苷、罗汉果甜苷、部分糖醇等,目前市面上有一部分的“ 0蔗糖”产品就是用相对健康的代糖替换了蔗糖。

此外,“无糖”的要求是指固体或液体食品中每100克或100毫升的含糖量不高于0.5克。也就是说,“无糖”并不等同于完全不含糖,而是指含糖量低于标准。

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的《食品安全风险解析》以及FDA 等机构早已证实了甜味添加剂的安全性。但这并不意味着代糖完全不会带来任何的健康风险,如杜克大学医学院的研究结果显示,代糖只能欺骗味蕾,但无法蒙骗大脑,低热量的代糖无法完全抵消大脑的饥饿感,因而会引起能量代偿行为,刺激人过量进食,从而升高血糖。甚至有研究表明,代糖可抑制肠道菌群中的有益种群,相应地增加致病菌的数量。

因此消费者在食用相对蔗糖来说比较健康的代糖产品时,也无法做到彻底放心,需要对产品背后的配料表多上点心。

3、乳制品的甜味来源:乳糖&膳食纤维&益生元

目前市面上的多款奶粉也都采用了0蔗糖的健康配方,在这些产品背后的配料表中均不含有蔗糖和代糖,但部分消费者仍能品尝到甜味,其来源是在于奶粉中天然含有的乳糖以及部分配方粉中添加的各种促进消化的益生元,即促进益生菌生长的功能性低聚糖,以及如菊粉,低聚异麦芽糖等成分为主的膳食纤维。

乳糖是由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的双糖,在人体胃中不被消化吸收,可直达肠道。在肠道内,乳糖容易被乳糖酶分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以被吸收。半乳糖是构成脑及神经组织的糖脂质的一种成分,参与大脑的发育进程,促进半乳糖脑苷脂和黏多糖类的生成。乳糖能促进人体肠道内某些乳酸菌的生成,能抑制腐败菌的生长,有助于肠道的消化蠕动。

由于较小含量的乳糖并不会引起血糖升高等一系列的健康风险,而且部分配方粉中的益生元成分可以促进肠胃更好地吸收乳糖,因此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中老年人群也可以放心冲饮这些0蔗糖的奶粉。因此,在配料表明确标注没有添加蔗糖和代糖的情况下,消费者不必对于奶粉微甜的口感太过担心。

“ 0蔗糖”≠无糖,去除蔗糖这个健康杀手之外,还有各种形形色色的代糖和其他甜味剂成分来源。因此,臻牧也提醒大家在为特定人群选购食品之前,需要多多注意产品背后的配料表,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标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