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为茶都 匠为茶魂——艺福堂茶业李晓军为茶产业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来源:壹点网 发布时间:2022-11-07 14:30:11

“未来要发展,产业化是刚需。”

作为80后创业者,也是大学生创业者,就想怎么在产业化下功夫。所以,我创业的时候第一个想做的事情就是一定要标准化,所以我们参与起草制定了绿茶、红茶很多标准。真正想带动茶农增收、茶产业发展,要做到规模化,规模化之后,一定要实现自动化,这就是现在我们要做的事情。

11月4日,首届“杭为茶都 匠为茶魂”高峰访谈在杭州举办,茶企业界、茶匠人界、茶文化界人士云集。艺福堂茶业创始人李晓军作为杭州市劳动模范受邀参加此次活动,为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本次活动由杭州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杭州市茶文化研究会、杭州市劳模工匠协会主办,通过大力倡导“茶为国饮”,不断提升“杭为茶都”品牌,让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成为育人育才育艺的精神支撑,推进杭州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

李晓军,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杭州市首席评茶师、新时代杭州十大杰出青年、杭州市劳动模范。因开创了“互联网+茶”模式,大幅削减传统茶叶流通的中间利益链条,让好茶从“旧时王谢堂前燕”转变成千家万户美好生活的健康饮品,被CCTV-9记录频道誉为茶行业的“当代爱迪生”——互联网上茶马古道的开创者。其创办的“艺福堂茶业”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茶业创新十强企业、中国茶业百强企业、浙江省骨干农业龙头企业、浙江省名牌、杭州2022年亚运会官方指定用茶等荣誉。

李晓军在圆桌访谈环节,以“杭为茶都” “匠为茶魂”为主题,从工匠视角,围绕茶技能、茶产业,深刻解析了茶的内核。李晓军在会上分享说,传统茶文化的根基深厚,作为新一代茶人,要做的是继承和发扬,以新的思路发展茶产业,带动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他提出新时代茶产业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第一步应该实现标准化、规模化、自动化。在这个过程中,专业技能和工匠精神贯穿始终。

茶叶产业化,首先要标准化。李晓军是全国茶叶标准化委员会委员,国家一级评茶技师,杭州市首席评茶技师,参与了绿茶、红茶、代用茶、调味茶、粉茶、西湖龙井茶、桂花茶等十多项国家及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李晓军说做茶产业要打出品牌,做大做强,第一步就是要做到标准化。品牌提供标准化的茶产品,未来才能引领中国茶走向世界,从原料出口过渡到品牌出口,让更多的人喝上中国的健康好茶。

茶叶产业化,其次要规模化。规模化的前提是专业分工,李晓军分享说,目前茶产业小而散,大部分是农户单机作业,做出的茶风格迥异。专业分工后,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擅长种茶的把茶种好,擅长茶叶加工的把茶叶加工好,擅长销售的把茶卖好,擅长文化传播的把文化传播好。每个环节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才能有规模效应,效能才能最大化。

茶叶产业化,最后离不开自动化。如何通过机器制茶节省人力资源,如何将工匠的技艺、经验复刻成数字化、自动化的工艺或者流水线,从而生产出更多的优质茶,这是当代茶人应当思考探索的问题,也是大国工匠精神的未来延续。

比如艺福堂数字化龙井茶项目,在开始之前,就联合了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共同研发龙井茶实物标准样,以标准样的感官品质要求,指导前端的茶园管理、茶叶采摘与加工等。还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战略合作,以数字化技术赋能龙井茶生产加工,通过技术与设备相融合,将匠人的技艺经验数字化、工艺化,从而实现茶叶加工的标准化、规模化、自动化。

一杯好茶,色、香、味、形四大要素缺一不可,在这背后,离不开茶匠人们千万次的打磨与钻研。正是因为有这份匠心,才真正铸就了茶的灵魂,才能托起“杭为茶都”这座大厦。未来,在李晓军的带领下,艺福堂将继续发扬匠心精神,为中国茶产业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让更多的人喝上更多的健康好茶,共同奔赴美好生活。

杭州艺福堂茶业有限公司是杭州市2008年首批大学生创业企业之一,位于风景秀丽的“中国茶都”——杭州,是一家集生产、销售、科研为一体、产品涵盖名优茗茶、花草养生茶及现代创新茶产品的中国茶业领军企业,拥有1800万顾客及3000家企业客户,也是2015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17国家电子商务示范企业、2017-2021中国茶业百强企业、2020茶业创新十强企业、2017-2022浙江省骨干农业龙头企业、2018浙江名牌产品、2018-2022杭州准独角兽企业,西湖龙井茶、绿茶、红茶、代用茶、调味茶等十多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制定者,杭州2022年亚运会官方指定用茶。

标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