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欢喜:ChatGPT与“机器人+”战略不期而至
来源:今报在线 发布时间:2023-03-21 11:27:48

近日,国金证券2023年度春季策略会机械分论坛在上海香格里拉大酒店召开,中国机器人峰会创始秘书长、南京理工大学北方研究院院长助理张欢喜应邀出席,并以“新十年、新征程---‘机器人+’市场研究”为题做主旨报告。

作为一名在机器人行业从业近二十年的资深从业者,张欢喜针对政府近期发布的《“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进行了详细解读,并发表了他对未来几年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分析和预判。

2023年新年伊始,电影《流浪地球2》和聊天机器人ChatGPT再次把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概念打满了新一轮高潮。在《流浪地球2》中,机器人“家族”多款应用齐上阵。无论是“傲鲨智能”提供的多款外骨骼机器人,由宇航员穿着它轻松自如地搬运重物,还是由“优艾智合”提供的AGV+协作机器人的混合自主操作机器人,这些五花八门的机器人,都采用真实场景拍摄,而这些早已在我们的现实生产和生活中被落地应用。ChatGPT聊天机器人带着升级“装备”再次横空出世,一经出现便迅速火遍全球,一时间对于人工智能的兴奋、希望、担忧等情绪同时伴随而生。

优艾智合混合机器人 傲鲨智能外骨骼机器人

中国机器人化的速度已进入快车道!

张欢喜提到,十年前,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每万人仅为25台,202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达到了每万人322台。工业机器人产量中国占比连年增长,连续十年成为最大消费国。如此高的增速,预示着中国机器人化的速度已进入快车道。目前,中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每万名制造业员工所拥有的机器人数)位列世界第五,仅次于韩国、新加坡、日本和德国。202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达36.6万台比2015年增长了10倍,稳居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张欢喜认为,从2013年中国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第一,从2023年工信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起,标志着中国机器人行业又开始了一轮“新十年”的发展周期。

未来十年,“机器人+”方案将带来机器人产业更大的提振

《“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中明确写明,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行业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机器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方案》还聚焦包括制造业、农业、建筑等十大应用重点领域,突破100种以上机器人创新应用技术及解决方案,推广200个以上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创新应用模式和显著应用成效的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打造一批“机器人+”应用标杆企业,建设一批应用体验中心和试验验证中心。

张欢喜表示,从文件上看,《方案》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可见国家对提振机器人产业应用范围涉及之广、力度之大,明确聚焦10大应用领域,推动纵深程度之深,都是前所未有的。

从上一个十年周期经验看,从中央把机器人明确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定位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从十三五、十四五发展规划,到《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等,国家各部委密集出台了数十项大力扶持机器人产业的国家级政策,同时各级地方政府也纷纷将机器人应用推广作为科技创新、行业规划、产业政策重点方向,统筹政策、资金、资源予以支持,加大对机器人创新应用的投入力度。

我们有理由相信,2023年1月19日机器人“新十年、新征程”的前进号角已经吹响,中国机器人产业必将迎来更大的提振措施,助力其更快速地推广应用和发展,迎来新十年的春天。

此次《“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中,将未来政策对标制造业等十大应用重点领域,并将其分为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两大类。这是首次以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来划分机器人应用分类的。原来都是按照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应用方向上来划分的。张欢喜认为,这样的分类是进过深思熟虑的分类,“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目标和首要任务”,这是把机器人产业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重要性和高度。它将承担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重任,同时也将接力和承担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和新动力。

“关注社会民生,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党的领导目标指向”。张欢喜认为,《方案》中确定的十大应用行业是经过了广泛的调研和深入的讨论推敲,围绕满足我国机器人产品性能提升需求,选择行业应用基础比较好、市场需求比较旺盛的行业为重点。而制定《方案》战略考量是以“机器人+”十大应用行业为突破口,创建“机器人+行业应用”到“机器人赋能行业”的战略性提升,希望以市场应用为牵引,以协同性创新为驱动,以机器人在行业的深度应用,加快应用行业的智能化进程,带动应用行业的智能化转型,以机器人在行业的广度应用,加速应用行业的系统性变革,推动应用行业的智能化升级。在智能制造的发展中,机器人不仅仅是基础装备,更是实现智能制造的主力军。未来有更多制造业企业的单元、车间、工厂的制造成型,加工组装,主要是由机器人和机器人化的智能装备来完成。最终将通过制造过程中无处不在的机器人,无处不在的机器人化智能装备,实现无处不在的智能制造。

“机器人+”应用创新实践将掀起行业和区域创新浪潮

张欢喜认为,此次《方案》在增强“机器人+”应用基础支撑能力方面,首次提出建设“机器人+”应用体验和试验验证中心、开展行业和区域“机器人+”应用创新实践和搭建“机器人+”应用供需对接平台,这些举措不仅可以加大应用数据积累,提升机器人产品的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易用性等水平,开展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优势互补的供需对接活动,提升机器人技术的应用深度和广度,开展协同创新活跃、应用成效显著、推广价值较高的“机器人+”应用创新实践。

说到此,张欢喜举了一个例子:新昌模式。新昌县位于浙江东部山区,素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称,是典型的资源要素十分匮乏的山区小县,普遍以中小企业为主。几年前,新昌市在全市整体试点推广的数字化智能制造系统改造项目。采用企业智能制造技改总包模式,中小企业只需要投入数万元(扣除政府和供应商补贴),便可以让传统制造设备得到数字化升级,从而提升了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管理水平和节约人才成本等。形成以“企业数字化制造、行业平台化服务”为特色内涵的智能制造“新昌模式”。目前“新昌模式”正在向浙江更多县域、更多行业进行复制和推广。浙江已在18个县市推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试点,并从一两个行业入手,找准对每个县(市、区)影响较大的块状制造经济行业,然后选出一至几家企业进行试点,集中推广中小企业智能制造“新昌模式”。张欢喜相信,随着《方案》的出台,会有越来越多的行业和区域加入到“机器人+”的应用创新实践中来,为数字化智能制造模式探索更多新模式、新方案。

在本次两会上,几位机器人行业的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从不同的角度为“机器人+”应用行动发展建言献策,全国人大代表、沈阳新松总裁张进提出“要努力突破‘卡脖子’技术,做好中国自己的机器人”;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拓斯达董事长吴丰礼建议:“建设高端装备技能人才培养和现代化产业体系,拓宽职业培训通道,整合校企资源等”;全国政协委员、芜湖机器人产业发展集团董事长许礼进则明确指出“国产机器人产业大而不强”,他提议推进国产机器人在一些高端领域的推广和示点力度,并且构建新型举国科技攻关技术创新体系,打造机器人产业发展命运共同体。

演讲尾声,张欢喜用一句预言当做结束语:下一个“新十年、新征程”,机器人产业必将迎来新一轮更加辉煌的周期增长!

附件:机器人+10大应用重点领域的龙头企业推介

制造业

农业

建筑业

能源

商贸物流

医疗健康

养老服务

教育

商业社区服务

安全应急和极限环境应用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标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