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摘“U”,成为A股首家实现盈利的AI计算机视觉公司后,格灵深瞳于“五一”前夕再度披露了一份亮眼的一季报。
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格灵深瞳实现营业总收入6754.38万元,同比上升24.48%;归母净利润-81.85万元,同比收窄94.41%。一季度营收净利数据双升、业绩持续向好,公司表示,主要系收入增加及股份支付费用减少,盈利水平提升。
科创板AI公司业绩领衔,二级市场潜力待挖
稍早之前,格灵深瞳公布了2022年年报,数据显示,公司在2022年度实现营业收入3.54亿元,同比增长20.47%;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261.49万元,同比增长147.67%,成功扭亏为盈并顺利摘“U”,成为A股首家实现盈利的AI计算机视觉公司。
事实上,随着ChatGPT横空出世,人工智能赛道重回高地,国内一众AI公司重回聚光灯下。目前科创板专注AI领域的上市公司也已增至三家,分别是格灵深瞳、云从科技和云天励飞。然而由于人工智能行业投入高、周期长、回报慢,此前AI企业始终无法摆脱“盈利难”困局,被誉为“科创板AI第一股”的格灵深瞳首开盈利先河,率先打破这一“魔咒”,或将重塑行业格局。
“五一”长假前夕,格灵深瞳、云从科技和云天励飞纷纷披露了2023年一季报,对比来看,格灵深瞳的经营数据几乎都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已凸显出自身或已具备可持续性盈利实力。
具体来看,2023年第一季度,格灵深瞳营收规模和增速均位居第一,尤其增速显著优于云从科技和云天励飞;归母净利润方面,格灵深瞳虽然仍属微亏,但亏损幅度已大幅收窄,而云从科技和云天励飞亏损额仍显著高于格灵深瞳。
然而从市销率等估值指标来看,截至一季度末,虽然格灵深瞳的2022年度报告和2023年一季度报多项财务指标均强势领先,但格灵深瞳较云天励飞和云从科技的估值水平仍处于相对偏低的水平,市场潜力仍有待挖掘,或许随着前者盈利水平持续向好,资本市场会给出合理预期。
稳扎稳打布局多元,未来前景可期
成立于2013年,2022年3月登陆科创板,格灵深瞳是一家专注于将先进的计算机视觉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与应用场景深度融合,提供面向城市管理、智慧金融、商业零售、体育健康、轨交运维等领域的人工智能产品及解决方案的高科技企业。
目前格灵深瞳的核心业务主要集中在智慧金融和城市管理,属于公司较早布局的领域,为公司的主要营收来源。在智慧金融领域,公司已覆盖农业银行全国各省市的上万家网点,包含智能安保、智能运营、智能风控等多个金融业务场景。在城市管理领域,公司已覆盖全国多省市的政府机关或企事业单位。
而在深耕核心业务的同时,格灵深瞳也在积极布局新兴赛道的产品研发迭代和商业化落地,例如轨道交通、体育健康和元宇宙等。在轨交运维领域,公司自研的列车智能检测解决方案已在高铁和地铁项目中通过验收,实现落地应用,为轨交安全运维提供智能化保障。在体育健康领域,公司的体育健康业务面向“教、练、考、赛”四大场景,提供实现校园全场景覆盖的AI+校园体育一体化解决方案。在元宇宙领域,公司基于3D立体视觉技术自研了大规模沉浸式人机交互系统,未来可应用于沉浸式互动游戏、赛事、发布会、文旅和展厅等领域。
作为国内领先的AI企业,格灵深瞳目前已在智慧金融和城市管理领域形成了较强的竞争壁垒,同时又在轨道交通、体育健康和元宇宙等多个领域强化了先发优势。据格灵深瞳2022年报披露,2023年,公司将继续坚持以技术研发为核心驱动力,加大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研发,围绕擅长的垂直领域重点投入,开发自主可控的多模态大模型和全新形态的复杂AIGC系统,以新的形态和能力持续加强公司基础技术能力的大规模可复制性和通用性。
国内某研报表示,随着AI产业即将进入快速发展期,公司或将凭借在AI领域的技术积累以及在多个细分赛道中AI应用的提前布局,实现自身的积极发展。长远来看,格灵深瞳未来前景依然可期。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