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城市能级跃升,正在催生更强、更劲的本土金融力量:
刚刚过去的5月份,青岛银行成功换领由中国证监会颁布的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经营范围增加证券投资基金托管。这使得青岛银行正式成为全国第九家获批基金托管资格牌照的城商行,也是山东省首家获批牌照的的地方性法人银行。
6月伊始,在“护航财富安全 助力经济发展”——金融互联互通支持青岛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论坛暨青岛银行资产托管战略发布会上,青岛银行不仅发布了全力支持金融互联互通的“海贝”计划,更与20余家国内知名银行、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理财公司、期货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等机构签署了金融互联互通支持青岛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金融深度合作和创新融合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新篇章的开启。
于行业而言,青岛银行从青银金租、青银理财再到证券基金托管、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等牌照与资质的获取,无疑将进一步提升其服务青岛综合金融改革的能力,通过托管资质整合城市乃至全国金融同业资源,为青岛金融生态圈建设提供全面支持;
对城市而言,新牌照同样是青岛打造现代金融产业浓墨重彩的一笔,将进一步提升城市对全球金融资产的汇聚效应,引进外部资金服务区域金融经济发展,为实体经济提供坚实支撑。
早在2022年伊始,青岛即发出提振实体的“冲锋令”,重点聚焦24条产业链。在“7+10+7”的产业布局中,现代金融业是带动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民生发展的强力引擎之一。
现代经济体系中,实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本力量的支撑,因此现代金融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关乎城市的要素集聚能力。金融活,实体经济发展才更具生机、城市才更有竞争力。
2022年,青岛本外币贷款余额在全省率先突破2.6万亿元,连续跨越两个千亿级台阶,存贷比达到107%,分别高于全国、全省24个和22个百分点;
上市公司总数达80家,稳居全省首位;
私募基金管理规模突破1800亿元,增速居全国前列;
今年3月发布的第33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GFCI 31”榜单中,青岛位居第36位。
产业转型、新旧动能转换、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金融的拉动作用日益突出明显,本土金融力量的崛起,无疑是青岛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强力支撑。
01|市场掘金,牌照为王
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天职。
从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生态园项目到青岛虚拟现实产业园,从物联网移动显示端口器件青岛生产基地到奇瑞汽车青岛基地,这些稳经济、保增长的“压舱石”,动辄数十亿乃至数百亿的投资规模,都离不开金融支持。
面向未来城市发展愿景,要打造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青岛,迫切需要更多百亿级别的大项目、好项目,而这也对稳定、持续、长久的金融赋能提出了更高要求。
要求可以简化为两个字:要钱。可是钱从哪来?来了的钱又如何更“直达性”地滴灌实体?这恰是近年来青岛倾全市之力集纳金融牌照的源动力,也是所有城市兑现“全牌照梦想”的初心,迈过资金募集的各类门槛,撬动更多资本集聚青岛,进而为实体经济发展蓄养活水——
青岛,拥有中国唯一一个以财富管理为主题的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
兴华基金落户,填补了山东省公募基金的空白;
光大理财和青银理财的落地,正式开启了青岛理财行业的双子星模式;
恒丰理财成功落地,使得青岛将成为继北上深之后理财子公司第四大聚集城市;
青岛银行证券投资基金托管资格成功换领,拿到了山东省内地方法人银行的首个托管资质……
293家金融机构,38家法人金融机构,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期货、租赁七大金融牌照“大满贯”,不仅意味着越来越多资金可以汇聚在青岛,也意味着金融产业体系的日趋完善、经济拉动力愈发强劲。
2022年,青岛金融业增加值增速高于GDP增速3个百分点,金融业税收225.3亿元,占全市税收比重为13.3%,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着强劲的金融力量。
金融兴,经济兴;金融强,经济强。与经济共生共荣的青岛金融业,正阔步推进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腾飞。
02|扎根本土,青岛力量
在发展自身金融产业的道路上,拥有更强韧的本土力量尤为重要。
平安银行2022年上半年纳税245亿元,占深圳市财政收入的11%;
广发银行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截至2022年末在广东省贷款余额超1万亿元,占全行各项贷款的50%;
总行设于福州的兴业银行与当地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持续为福州市提供意向性金融支持……
发轫于本土的银行立足本地市场,了解企业现状,与城市的发展紧密相连。随着金融机构的影响力和规模不断扩大,它们更能够通过自身实力为城市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为规划的实现提供养料,推动城市走向远方。
对青岛而言,也有这样与城市关系密切的伙伴,那就是青岛银行。
图片来源:青岛银行
青岛银行于1991年成立,作为山东省首家主板上市银行一路发展至今,已和城市产生紧密联结。
2022年,青岛银行共实现集团营业收入116.49亿元,同比增加5.11亿元,增长4.59%,实现集团净利润31.68亿元,同比增加1.74亿元,增长5.82%。在贡献发展增量、服务实体经济等多个方面,都有青岛银行活跃的身影。
而在夯实发展基础、提升金融资质的“老本行”上,这座银行更是持续为城市赋能:
在过去,青岛银行已经获得了青银金租和青银理财两块稀缺牌照,丰富了业务形态,也为服务实体经济和百姓民生提供了新的抓手。
随着成功换领由中国证监会颁发的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青岛银行也成为了山东省首家获批基金托管资格的地方法人银行,填补了省内地方法人银行托管资质的空白。
如今,青岛银行可作为山东省第二家、青岛市唯一的法人机构开展托管业务,这座生于斯长于斯的银行也有了更强大的资质。在银行息差收窄、竞争激烈的当下,向资管业务转型是银行发展的重要方向。新牌照的获取在扩大银行业务、为未来注入信心的同时,还满足了城市其他主体托管资金的需求,更庞大的资金流对于城市投融资的开展也能提供相应支撑。
正如青岛银行有关负责人所说,银行将“稳健、合规开展托管业务,通过与理财子公司、金融市场、投资银行、财富管理等其他业务版块的集团协同,为区域经济和我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贡献青银力量。”
03|乘风破浪,奔赴未来
资质的取得,不仅是金融机构自身发展机遇的拓展,更是青岛城市经济发展的支撑。
盘点青岛银行拥有的一些资质,具有获批难度大,申请门槛高的特点,而高投入,也往往意味着金融机构+城市的双重回报。
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是央行通过考评机制择优选出的以传导货币政策、承担公开市场大额交易为职责的一批金融机构,具有职责重要性高、专业性强、考评严格的特质。
青岛银行连续六年获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资格,可以稳定获得人民银行提供的低成本资金,尤其是各类短期+中期结合的货币政策工具,对银行发展具有长期战略意义。对于城市而言,在提升经营质效、服务实体经济、保持市场业务活力等方面也能获得央行货币工具的参与。
再如青银理财,同样对青岛实体经济发展作用突出。
很长一段时间内,青岛企业融资大多以短期债务类融资为主,缺乏股权类等更具“性价比”的直接融资来源,青银理财弥补的正是这一“短缺”。
青银理财的产品涵盖了流动性管理类产品、投资增值类产品 、养老类产品等功能完备的产品体系,覆盖了多元化金融需求。同时作为扎根青岛的本土力量,青银理财更了解青岛本地产业结构和企业需求,能让汇聚而来的全国资金,更精准流入青岛实体经济发展所需处,提升本土企业直接融资比例,服务青岛本土实体经济。
截至2022年年底,青银理财公司管理产品规模已超过2000亿元。同时,作为典型的平台型金融机构,青银理财更吸引了更多金融人才和金融资源,帮助青岛金融产业不断扩容。
读懂城市,读懂时代,未来,青岛银行将持续为城市发展的全方位提供支持,与城市并肩而行,走在前、开新局!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