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关于阿斯巴甜的争论甚嚣尘上,从“低卡健康”到“致癌”,饮料代糖饱受争议。7月14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题为《阿斯巴甜危害及风险评估报告发布:每日限量内可放心食用》的文章,将阿斯巴甜归为可能对人类致癌之列,联合专家委员会重申其每日允许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40毫克。
代糖影响从量变到质变,“控糖”更要严控添加剂
尽管需要达到一定摄入量,阿斯巴甜的“致癌”效果才会显现,但许多消费者还是担忧,存在个体差异的人会不会“不耐受”?长期摄入者有没有可能“癌变”?体质虚弱等特殊情况下食用代糖,会不会更容易致癌?
目前,在“全民控糖”的热潮下,许多饮品都以代糖替蔗糖,但代糖未必安全。除了阿斯巴甜,三氯蔗糖、赤藓糖醇等常见代糖的安全性也在科学界存在较大争议。三氯蔗糖可破坏肠道内微生态菌群,可能对人体皮肤和眼睛造成刺激,而赤藓糖醇容易引起腹胀、腹泻、肠鸣和胃胀等消化不良症状。
为了保障食饮安全,一些国家和地区对添加剂进行分级。例如新加坡就对含糖饮料进行分级标识,根据含糖量和饱和脂肪量将饮料分为A、B、C、D四个等级。A级产品集中于矿泉水、苏打水等“纯净”产品,而D级饮料如无特殊情况,甚至不能做广告。这一分级制度帮助消费者更直观地了解饮品营养属性,指导合理选购。
相关饮料分级扩大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也让“严控添加剂”成为一种趋势。食品饮料行业呼吁真正的“0添加剂”,通过缩短配料表、少用甚至不用添加剂,来充分保障消费者健康安全。“真0蔗糖”对食品饮料企业的研发能力、供应链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给孩子选饮品,配料表干净是关键
与通用饮品相比,给孩子选饮品更需“留个心眼”。因为市面上一些“无糖”“健康”儿童饮品,仍然含有添加剂以及代糖,选购时须查看配料表,购买0蔗糖、0代糖、0添加剂的宝宝饮品。
笔者留意到,在乳制品市场早有部分品牌开始关注配料成分,虽然仍然有众多添加代糖的“伪0蔗糖”产品,但仍有少部分产品不使用任何蔗糖与代糖。在如今的大环境下,既能保持配料表简单又能顶住代糖的诱惑,这些的品牌们更显得可贵。
在超市中,笔者发现货架上有一款名为“简爱父爱配方”的酸奶,不仅配方简单,而且明确标注了蔗糖含量,共有0%、2%以及4%三种梯度可供选择,可以满足家长对孩子不同的含糖需求。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哪怕有一丝不安全、不健康的可能性都是我们不能容忍的。因此笔者认为,选择简爱父爱配方这类配料干净,不使用代糖,而且蔗糖含量一眼可见的饮品更加放心。
对于整个食品饮料行业而言,健康安全是发展大方向。当越来越多人了解代糖背后的风险之后,大家也更应擦亮眼睛,不要轻信所谓代糖带来的“0负担”。希望大家能够明白,控糖路上并没有捷径可走,要想实现真正控糖,就必须放下自己对糖的执念,选择一款真正0蔗糖、0代糖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