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压缩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不断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近期,我国持续扩大高水平开放利好消息频传。而“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主动对照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入推进跨境服务贸易和投资高水平开放”等安排,也为今后一个时期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指明了方向。
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专家和跨国企业均表示,中国持续扩大对外开放的行动以及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所带来的机遇,增强了中国市场对优质外资的吸引力,让中国始终成为跨国投资的热土。
在日前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我国将支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作为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之一,并提出“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主动对照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入推进跨境服务贸易和投资高水平开放”等具体举措。
商务部表示,这些安排为今后一个时期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工作指明了方向。记者获悉,接下来,商务部将推动进一步压缩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深入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改革开放先行先试,不断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同时,还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和各地方落实好《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努力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并为外资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事实上,中国政府始终致力于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日前在回答《经济参考报》记者提问时表示,自2017年以来,我国连续5年修订外资准入负面清单,2021年版全国和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已压减至31条和27条,在种业、汽车船舶和飞机制造、证券、银行、保险、职业培训等众多行业、领域取消或放宽了外资股比限制,为外国投资者创造了更多市场机遇。
一个个外资企业在华扩大发展的经历则是最好的例证。2003年,宝马在华合资公司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在沈阳成立。20年来,宝马沈阳生产基地年产能达83万辆,成为宝马集团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和最重要的新能源汽车中心之一。目前,全球三分之一的宝马车产自沈阳。
今年5月份,在华晨宝马迎来20周年之际,宝马集团宣布,加快在中国沈阳的投资扩产,将于2026年起在沈阳投产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纯电动BMW新世代车型;同时,与之配套的BMW第六代动力电池项目全面动工,总投资100亿元人民币,规划面积24万平方米,是现有动力电池生产面积的5倍。
这样的外资企业发展故事比比皆是,很多优质外资都表示看好中国开放和经济转型升级带来的机遇,在华布局研发制造等核心业务。
在江苏,瑞士博力吉纳中国区研发制造基地项目签约落户无锡,该项目总投资1亿美元;菲尼克斯电气集团瞄准新能源汽车,追加投资1.6亿元,在南京布局第3个基地项目。
在上海,索尔维投资有限公司于日前宣布其中国研究与创新中心扩建项目完成,该项目将进一步增强企业本地研发实力、加快创新速度,至此集团已在中国研究与创新中心累计投入40多亿元人民币。
在山东,12个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领域外资项目在第四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期间集中签约,总投资额达8.55亿美元。
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我国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62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2.8%,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引资增幅分别高达37.1%和21.5%。服务业中,研发与设计服务领域引资增长10.2%。
数据还显示,前9个月,外国投资者在华投资新设外资企业37814家,同比增长32.4%,外资来华势头不减。
“从更长的时间跨度来看,中国吸收外资结构呈持续优化趋势,高技术产业外资保持快速增长。”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聂平香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商务部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2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年均增长16.3%,远高于同期我国实际使用外资6.5%的平均增速,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占我国外资总额的比重也由23.2%升为36.1%。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表示,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是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重要举措,将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及其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并为优质外资在中国发展提供更多机遇与广阔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