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餐饮业,经历了年初的强势复苏,下半年此起彼伏的价格战、消费者逐渐冷淡的消费欲,一波接一波的闭店潮。大家不是在卷自己,就是在卷别人。
与餐饮业密切相连的供应链企业,生存状态又是怎么样的呢?四川省川海晨洋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川海晨洋”)副总经理王海告诉第一食品资讯,作为供应链企业,根据客户端和市场端的变化实时调整经营策略,是川海晨洋在2023年保持稳健发展的秘诀。
采访前,我们抛出了第一个话题:川海晨洋属于二代接班的一个团队,并且还属于接班比较成功的一类。那么在交接班的过程中,大家有没有遇到过一些大的困难,又是怎么去克服的呢?
王海告诉第一食品资讯:“这期间摩擦是肯定会有的。但是,父辈们也足够相信我们,并且逐步放权给我们,让我们不断地试错、经历、成长。”
事实上,对于川海晨洋的几位接班人各自分管的事项,行业里一直都比较好奇。在本次专访中,王海也进行了介绍:“我父亲主要负责大的战略方向的把控,我哥哥管大盘,我主要负责 B端的销售业务,我弟弟则负责电商以及C端业务。”
最新数据显示,川海晨洋服务了超6000+品牌,10w+门店,B端业务的维护及开拓可谓是责任重大。
对此,王海坦言:“是的,充满着机遇和挑战,但又比较重要。尤其是在过去的2023年,餐饮B端的业务开拓和维护都有所难度。年初时,大家还在期待井喷式增长,结果并没有,反倒是大批B端客户的流失。”
王海提到的B端客户流失,与整个2023年餐饮行业呈现出两头极端化的现状密不可分。一方面是餐饮蓬勃开店的数字不断刷新,一方面则是一批又一批的餐饮人倒下,反倒让餐饮设备回收商们在国庆后忙得不可开交。
“很多餐饮小白冲进来,乱拳打死老师傅,整个市场非常低迷。在火锅赛道,这种现象更为明显”,王海无奈表示,此前川海晨洋大部分的业务集中在火锅领域,这个赛道的低迷也迫使公司开始探索解决的办法,去开拓一些其他的板块。
“比如砂锅菜这个方向,目前的发展态势就很好。一个是因为陶德砂锅的影响力,确实做到超级性价比,几乎每家店的生意都不赖。另外,去年下半年开始,以罗妈砂锅为代表的快餐品牌迅速蹿红,快速抢占了这个赛道的头部位置。以罗妈砂锅为例,门店的单日翻台可以达到15轮以上,门店单日营收能达近3万元。”
王海同时表示,除了砂锅菜,一些刚需米粉、米线、酸辣粉、快餐类的餐饮业态,都将是川海晨洋下一步打算发力的方向:“这种客户可能起量慢一点,不像火锅底料一下能让公司的业绩整个膨胀起来,但是这种产品比较稳健,也符合当下消费端极致性价比的用餐需求。”
川海晨洋主要生产六大类别产品,包含火锅、特色餐饮、中餐、烧烤、小吃快餐和粉面线,不管在管理能力、工厂规模、自有专利数、智能化程度等方面的综合能力都处于国内前沿水平。
除了口味洞察、还原研发优势之外,川海晨洋在行业里被广泛称赞的是其为客户提供的那些附加值。在王海看来,只有给客户带来更多维度的体验和额外服务,让客户快速发展、快速提高管理能力,川海晨洋才会得到快速的发展壮大。
“比如我们会帮客户报一些经营、管理方面的培训课程,或者请一些有实操经验、有商业洞察的老师来给大家上公开课,帮助客户去学习。甚至在之前,我们还带着客户去日本做考察学习,未来也会去其他的地方,与餐饮同仁去探寻更多别具一格的风味”,王海如是说。
在川海晨洋公司有一个共识,所有的餐饮有着共同的痛点,即创新。每一家餐饮店在卷价格战、卷服务的时候,总会希望自己有一道不一样或脱颖而出的菜品。
王海在采访中也证实了这一点:“我觉得他们是有这个需求的,所以我们不断地给客户提供一些有数据、可依靠的支撑理论,我觉得他们应该不会拒绝。”
陪伴客户成长,是川海晨洋在拓客方面的另一个“利器”:“我们公司不会因为客户的规模大小,就予以区别对待。只要大家能够长久合作,且愿意在价值观方面进行磨合、彼此认可,在我们看来就可以双向奔赴、实现共赢。”
事实上,对于一些能够做产品定制的企业而言,如果对客户不是那么“挑剔”的话,企业需要定制的产品SKU就会很多,甚至是冗余,这样将会对企业本身的生产管理造成很大的压力。在这方面,川海晨洋是怎么应对的呢?
王海对此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对于部分中小客户,川海晨洋会尽量为其提供标品。如果一定要做定制的话,肯定需要起订量。至于这个起订量具体是多少,针对不同的产品类别有所差异,川海晨洋经过大量的案例和数据积累,已经总结出了相关的把控经验。”
而据第一食品资讯了解,目前在川海晨洋的B端客户中,大 B端和小 B 端的比例大概是5比5。大B端客户主要以那些上百家、上千家的连锁门店为主。
对应的小 B 端业务拓展,川海晨洋则会用标品不断地去满足他们的需求,然后也通过自己的小程序管理,方便客户自助进行下单。“获客方面,我们目前主要的来源于是抖音,然后业务员也会去找一些资料进行电销拜访,同时也会对之前合作意向不强的客户有针对性地做二次开发。”
作为餐饮供应链企业,需要源源不断地给客户带来具有爆品基因的产品。对此,川海晨洋的研发团队会定期从各类餐饮用户聚集的社交平台中,分析出当下流行的风味、预判风味发展趋势,用来倒推企业产品的呈现方式。
王海告诉第一食品资讯:“比如说我们的大数据识别出来,这段时间可能酸辣比较火,那我们就会去思考,酸辣的味型能够与哪些产品进行结合。”
他举了一个例子:“以贵州的酸汤或者辣番茄为例,公司首先会确认研发口味,在此基础上做微创新。因为平铺出来的口味复原只能满足消费者对于味道的需求,并不能满足他们对于创新点的需求。我们会对产品的呈现性状或者口感等做微创新,给出一些特色的、亮点的东西,确保消费者对这个事的新奇度和感知度会更好。”
川海晨洋自1994年成立以来,一直孜孜不倦地做着自己的品牌建设。在本次采访中,王海也透露了企业接下来的重点发力方向。
“在川渝两地,我们还是以守为主。未来的话可能会多去挖掘一些省外市场。说实话,我还是比较看好省外的这些区域王。他们有可能是以前一些成都品牌的代理商,目前自己经营自己的品牌。他们有经验、有资金、有能力。我们需要把这一部分头部客户识别出来,去跟他们产生更多的合作。”
不仅如此,川海晨洋也确定了要进军海外市场的战略部署,在王海看来,海外市场相对没那么卷,在价格上面也有更大的把控空间。
事实也如此,伴随着经济的复苏,政策的开放,“出海”再次成为当下餐饮行业的热词之一。国内餐饮市场竞争激烈,开拓海外市场寻求新曲线,实现餐饮全球化,已经成为中国餐饮品牌追求的目标。
在此种背景下,餐饮背后的供应链出击海外市场也是大势所趋,就看哪家能把战略、产品、管理体系做到落地、扎根。对此,王海直言:“我们会all in 进去,全力以赴,大家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