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8日晚间,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铁”;股票代码:601390.SH/00390.HK)发布2023年年度业绩。2023年,中国中铁实现新签合同额31,006亿元,同比增长2.2%;营业总收入12,634.8亿元,同比增长9.5%;净利润376.4亿元,同比增长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4.8亿元,同比增长7.1%;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765亿元,同比增长10.6%;基本每股收益1.294元/股,同比增长8.0%,实现了经营规模、效益、质量连年迈上新台阶。
面对国内外多重风险挑战,中国中铁笃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切实发挥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全年保持了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良好发展态势,“高质量中铁”建设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聚焦主责主业 彰显使命担当
2023年,中国中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聚焦国之所需,锚定主责主业,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东北振兴等区域重大战略,在标志性工程、惠民生项目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高质量建成深中通道、京雄高速公路、贵南高铁、沿江高铁等一大批标志性工程,深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走深走实,年内荣获詹天佑奖17项、鲁班奖17项、国家优质工程奖57项(金奖5项)、大禹奖2项,为我国加快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参与建设的雅万高铁、孟加拉帕德玛大桥铁路连接线、刚果(金)布桑加水电站、柬埔寨暹粒吴哥国际机场等一批海外代表性工程相继投入使用,不断擦亮中国路、中国桥、中国隧、中国电气化、中国高铁靓丽名片。坚持在抗震抗洪抢险救援、乡村振兴、援疆援藏等大战大考中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全力参与甘肃省积石山、青海省民和县地震救灾援建和北京市门头沟区抗洪抢险等工作,充分彰显央企担当,获得广泛赞誉。
2023年年报数据显示,基础设施建设业务是中国中铁主要的新签、收入来源。其中,工程建造业务新签合同额22,509.7亿元,同比增长11.4%,占公司总订单比例为72.6%;新兴业务新签合同额3,826.7亿元,实现同比增长6%,占公司订单比例为12.3%。截至2023年末,中国中铁基础设施建设业务实现分部收入约10,875.9亿元、同比增长10.6%,约占营业总收入的86.1%;毛利率8.9%,比上年增加0.44个百分点。
深化改革提升 加强市值管理
2023年,中国中铁紧跟新时代国企改革步伐,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细化明确476项具体改革措施,及时修订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权限清单、子公司董事会建设指导意见等7项制度,在治理体系优化、管理体系创新、分配制度重塑、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投资公司改革等方面不断加大力度,着力解决了一些阻碍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持续将市值管理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有机结合,统筹推进新一轮改革以及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等多个专项行动,通过召开市值提升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推进会、举办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专题培训、组织上市公司证券事务研讨、开展上市公司估值问题分析等工作,进一步优化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措施,不断推动企业内在价值塑造与潜力提升,尤其是将加权股价变动率、交易所信息披露考核结果以及价值实现因素等指标纳入控股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考核体系,从管理理念、价值创造、价值传递、价值实现等多维度推动中国中铁各上市平台质量提升专项工作落地见效。
截至2023年末,中国中铁新增3家单位入围“双百”企业、新增2家单位入围“科改示范”企业、新增3家单位入选国资委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目前中国中铁累计拥有示范企业及优势企业25家,在中央企业改革专项考核中实现“两连A”;公司董事会提案、董事会决议执行、外部董事履职支持等4项公司治理制度入选国务院国资委首批《中央企业公司治理制度文件范本汇编》,两个公司治理案例入选《国有企业完善公司治理范例汇编(一)》;公司董事会实践入选2023年“上市公司最佳董事会实践案例”,公司董事会办公室实践做法入选“上市公司最佳董办实践案例”,荣获公司治理50人论坛授予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TOP50”奖项。
注重科技创新 赋能持续发展
2023年,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科技自立自强,积极谋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紧紧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速集聚创新要素,推进科研成果转化,成功攻克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加速向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坚持以高原铁路建造技术、高速铁路建造技术、桥梁勘察设计、修建与运维技术、隧道与地下工程修建技术、四电工程技术、施工装备及工业产品制造技术、房屋建筑技术、智能建造、绿色低碳及信息化技术、节能减排技术等领域为重点,结合公司生产经营实际需要开展科技攻关,研发世界首台绿色盾构机、首台大倾角下坡掘进矿用TBM、首台桩梁一体架桥机、首台悬臂智慧造桥机、首台氢能源地铁施工作业车等一批“国之重器”,“首台套”成绩斐然。持续开展“MRV”碳足迹系统研究,稳步推进碳达峰行动各项工作,2023年度万元营业收入综合能耗可比价为0.0415吨标煤/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3.26%;万元营业收入二氧化碳排放(可比价)0.1453吨/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3.26%,。
2023年,中国中铁研发投入突破300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2.38%。截至2023年末,新增荣获中国专利奖优秀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成果奖480项、省部级工法1,184项、授权专利8,324项(含发明专利2,438项),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1项、银奖2项,PCT等海外专利315项;新增1家国家级技术中心、8家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和优势企业、5家省部级及以上创新平台,累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和发明奖127项,拥有专利38,676项,创优创誉水平位居建筑央企前列。
服务国家战略 矿产优势凸显
近年来,中国中铁积极创新实践“矿产资源+基础设施”联动开发模式,采用“资源换基建”的模式,将矿产资源开发与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运营紧密结合,实现了两者的相互促进与联动发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已成为中国中铁新的利润增长点,也是服务国家重要矿产资源增储上产,主动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体现,具体由全资子公司中铁资源集团有限公司承担资源板块矿产品开发销售业务,目前在境内外全资、控股或参股投资建成5座现代化矿山,分别为刚果(金)华刚铜钴矿、绿纱铜钴矿、MKM铜钴矿、蒙古国乌兰铅锌矿及国内黑龙江鹿鸣钼矿,均为重要国家战略资源。截至2023年末,中国中铁保有铜金属量740.11万吨、钼金属量62.16万吨。2023年,中国中铁铜金属产量28.38万吨、钼金属产量1.52万吨、钴金属产量0.46万吨,持续赋能产业联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2023年,中铁资源实现营业收入242.6亿元,净利润51.9亿元。
展望2024,中国中铁董事长陈云表示,2024年公司计划实现营业总收入约13,000亿元,预计新签合同额约33,000亿元。公司将聚焦“一利稳定增长,五率持续优化”发展目标,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坚定实施“123456”工作策略,锚定“效益提升、价值创造”主线,纵深推进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扎实做好“五抓一控”,着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着力发挥企业在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着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以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经济稳增长,持续多维度积极推动中国中铁及控股上市公司的质量提升和估值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