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疗保障体系的持续革新进程中,医保结算模式的优化升级对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医疗机构高效运转以及保障医保基金安全具有关键意义。自 2025 年伊始,安徽省和郑州市在医保结算领域率先发力,推行 “即时结算” 新模式,为医疗保障事业注入新活力,而这一变革的背后,用友政务发挥了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
安徽省自 2025 年 1 月 1 日起,在定点医药机构住院费用医保基金补偿结算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开启了即时结算的全新模式。这一模式的成功落地,离不开对业务流、基金流、信息流的深度整合与协同再造。用友政务凭借其先进的技术架构和专业的行业经验,承建了安徽省医保基金业财一体化系统,成功打通医保、医院、银行三方信息壁垒,构建起高效的数据交互桥梁,实现了住院费用 “当天发生、自动归集、即时汇结、次日到账” 的高效结算流程。相较于以往繁琐且耗时的结算方式,即 “当月发生、次月申报(次月 15 日前为机构申报日)、再 30 工作日审核拨付(经办机构受理后 30 个工作日内完成受理、审核、异常协商、拨付等流程)”,新结算模式极大地缩短了资金回笼周期,使定点医疗机构能够迅速获得医保基金结算资金,有效缓解了医院资金垫付的压力,显著提高了医保基金的周转效率,为医疗机构的稳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进而推动医疗事业向高质量方向迈进。
几乎在同一时期,2025 年 1 月 15 日,郑州市医保基金 “即时结算” 功能模块也正式上线运行,30 家参与 “三结算” 改革试点的定点医药机构同步开启了 “当日申报、当日拨付” 的便捷结算通道。上线首日,郑州市医保中心通过该模式顺利完成 238 笔拨付业务,支付基金高达 5630.36 万元,成效显著。
改革前,郑州市中心医院每月需结算大量参保患者费用,住院参保患者月均约 1.58 万人次、门诊参保患者月均 36.28 万人次,每月初全科室都要耗费至少一周时间进行上月医保费用的对账清算,再提交市医保中心结算支付,不仅工作强度大、易出错,还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如今,郑州市医保基金即时结算管理平台新增按日、隔日、按周等灵活多样的结算模式,门诊费用全面实行 “即申即审即拨”,住院费用可根据自身运营实际自主选择结算周期,极大地简化了结算流程。
在推动 “即时结算” 改革落地的过程中,郑州市医保部门坚持 “三最” 原则,全力实现结算智能化、自动化、无感化。用友政务凭借专业技术深度参与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用友政务打造的 “业财一体化” 系统和电子签章系统,将原本繁琐的结算流程,如受理、审核、签章、拨付等多个环节,整合优化为 “即时受理、审拨一体”,显著提升了结算效率,结算周期从原来的 30 个工作日大幅压缩至最快当日 “即审即结”。系统上线当日,试点医药机构向市医保中心推送结算业务后,医保资金不到一小时便全部到账。郑州市妇幼保健院财务部门表示,新结算模式让财务工作压力骤减,工作效率大幅提升,对医院运营发展十分有利。
值得一提的是,在推进 “即时结算” 的同时,郑州市医保基金 “直接结算”“同步结算” 等改革事项也在稳步推进。用友政务再次发挥技术优势,助力郑州市组织试点医疗机构与多家医药企业建立医保基金 “直接结算” 机制,成功打通医保、医疗、医药三方信息流、业务流、资金流,优化供应链资金流转效率。目前,郑州市医保部门正依托用友政务提供的技术支持,加快数据测算、平台测试等工作,稳步扩大试点范围,为全面推广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安徽省医保基金业财一体化系统和郑州市医保基金管理平台均由用友政务精心打造。在两地医保结算变革过程中,用友政务不仅提供了系统建设的技术支撑,还深度参与业务流程优化、功能模块升级以及与各方的沟通协调工作,保障了即时结算新模式的顺利落地与稳定运行。未来,用友政务将继续秉持 “用户之友” 的服务理念,持续深耕医保领域,以创新技术和专业服务为医保结算变革赋能,助力医疗保障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保障服务。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