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国内CPI同比上涨0.5%,为近5个月新高;中概股表现亮眼,大幅跑赢美股大盘;在DeepSeek、《哪吒之魔童闹海》等科技、影视投资概念带动下A股持续火热;多家重要外资机构建议投资者增持中国资产......
行至乙巳蛇年,尽管面临关税战、汇率波动、美联储降息预期变化等扰动因素,但中国经济在政策积极定调下却韧性跃升迎来了“开门红”,中国资产更是成为全球投资者眼中的“香饽饽”。到中国市场寻找好的投资机会,已成为全球资本的共识。
关税扰动背景下 中国资产显韧性
2月1日,美国政府决定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10%的关税,对进口自墨西哥、加拿大两国的商品加征25%的关税。2月10日,美国宣布对所有进口至美国的钢铁和铝征收25%关税。近日再次宣布决定征收“对等关税”,即让美国与贸易伙伴彼此征收的关税税率相等,并称将考虑对使用增值税制度的国家加征关税。
当前全球经济风云变幻,国际贸易政策调整已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关注的焦点。美国总统上任后开启新一轮关税战后,不仅让人们担忧美国通胀的走势,也引发了市场对中国后续出口、汇率以及制造业等多个方面的广泛关注。
与此同时,近一段时间的各项数据却显示,我国经济的韧性十足,中国资产逐步受到全球投资者的强烈关注。在关键经济数据方面,国内CPI涨幅呈扩大趋势,PPI则同比下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5%,环比上涨0.7%,强于近10年同期平均的0.3%,同比上涨0.6%,连续第四个月回升。
就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指出,核心CPI在众多物价指标中相对更能反映经济总需求的变化情况,核心CPI逐步企稳回升,预示着我国总需求有望逐步改善。
在权益市场方面,前有1月底中长期资金入市的重要指引,后有3月初全国“两会“的预期。整体来看,A股市场的2月份迎来市场面、宏观面、基本面、政策面多重共振。
此外,以DeepSeek、宇树科技等为代表的中国科技企业强势崛起,推动了中国科技资产价值的重新评估,并引发了全球资本对中国资产的战略性增配。在此背景下,A股、美股和港股市场都不约而同地对AI进行重新定价,直接引发了AI科技行情的爆发。数据显示,1月14日起,港股开启了新一轮上涨行情,截至2月14日收盘,恒生指数、恒生科技分别上涨 19.85% 和 30.89%,在全球主要市场中遥遥领先。
事实上,看好2025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已逐渐成为全球投资者的共识。以德意志银行、高盛为代表外资巨头接连发表研报,表达2025年对中国资产的高度乐观。
德意志银行明确表示,2025年中国资产的表现将超越其他地区,中国股票的估值折价将消失,并且企业的盈利能力可能因政策提振而表现超预期。高盛分析师也认为,DeepSeek的崛起将为中概股带来估值重构,推动AI行业发展从硬件基础设施层向软件应用层转移,为全球市场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尤其是中概科技股。
政策驱动 经济持续向好
由于美国开启加征关税,将直接提高中国出口商品的成本,削弱价格竞争力,导致出口量下降,并抑制国内投资和消费。在外部环境变化带来不利影响、新旧动能转换压力持续的情况下,对于2025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内外资机构一致认为,一系列的重大积极政策作用下,2025年中国经济增长有望超出预期。
平安证券发布的《2025年开年宏观展望》报告指出,从开年以来经济与政策运行情况来看,2025年中国经济依然面临挑战、但或可更加乐观。特朗普上任以来的关税政策,对中国更偏“渐进式”,中国应对也有据有节、留有余地。中国凭借较低价格、较低加征税率,仍具竞争优势,有缓冲空间。DeepSeek展现了以低算力成本复现最先进模型的可能,使得原本认为美国在AI领域拥有绝对领导力的竞争格局变得更加扑朔迷离。这意味着美国对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卡脖子”战略未必能够全然奏效,中国可能弯道超车、甚至成为旗鼓相当的竞争者,这将大大提振企业家信心和市场情绪。
在海外市场开拓方面,中国企业通过“出海”、开拓多元化市场、发扬制造业产品成本和质量优势、提升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跨境电商等策略来灵活应对。中国贸促会也在积极组织中方企业出海,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占比近50%,东盟、欧洲等市场正逐步替代美国需求。
在刺激消费方面,提振消费是扩大内需、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的重中之重,国内多措并举促消费。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更大力度支持“两重”建设,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春节前后,不仅餐饮、文旅、电影等传统消费领域呈现火热态势,国潮文化、非遗体验、冰雪经济等新兴消费热点也备受追捧,同时,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扩围更是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与此同时,近期政策呵护资本市场的力度也在逐步增强,A股市场再迎政策窗口期。《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聚焦公募基金、商业保险资金、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卡点堵点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更加具体的举措。人民银行披露的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多次强调要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调整优化政策力度和节奏。
一年之计在于春。2025年,中国经济如何谋篇布局,从地方两会披露的政策和数据中或可揭示未来走向。恒友汇宏观经济研究室表示,从2025年地方“两会”来看,地方GDP、CPI增速目标或下调,以扩大内需和提振消费为重点任务。为了推动经济稳步增长,各经济大省将持续用力、更加给力地打好政策“组合拳”。
乘“巳”而起,向“智”而行。展望2025,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在一揽子增量政策的支持驱动下,中国将以自身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更强的信心和动力。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