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任性”的背后,固然有商品本身基本面的支撑,更有资金的催化效应。据上证报记者采访调查,在“资产荒”背景下,商品的亮眼表现正吸引着各路资金入场。
三大商品交易所两天之内发出了13条“降温”通知,也没有拉回这头“商品牛”。
11月10日,铁矿、沪铜、沪镍、沪铝和菜粕五大商品主力合约收盘封涨停,螺纹、沪铅主力合约盘中一度涨停;11月9日,铁矿石主力合约收盘涨停,PP主力合约盘中涨停,焦煤、焦炭、螺纹均大幅上涨。
在业内人士看来,商品“任性”的背后,固然有商品本身基本面的支撑,更有资金的催化效应。而根据上证报记者采访调查,在“资产荒”背景下,商品的亮眼表现正吸引着各路资金入场。
多路资金跑步入场
从期货公司高管岗位转战私募的上海筑金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姜昌武,也敏锐感觉到了商品市场的这一变化。“不少公募基金从投资和防范风险的角度,都在加大对商品的配置。此外,很多专户以及委托理财资金也把目光瞄向商品。”他对上证报记者表示,作为一家专注于期货投资的私募,他近来屡次受到公募基金的投顾邀约。
资金入场与否,期货公司最有发言权。一位期货公司量化投资部经理告诉记者:“今年资金不太愿意进股市,更愿意到商品市场。之前期货公司门可罗雀,今年新开户数和资金量都有很大增长。”
来自中国期货业协会统计显示,在股指期货成交大幅缩水的情况下,今年1月至10月,全国期货市场商品累计成交金额为142.18万亿元,同比增长29.3%。其中,上期所累计成交量和成交额同比分别增长73.16%和32.90%,大商所则累计成交量和成交额同比分别增长50.74%和49.15%。
来自Wind统计也显示,今年前10月,股票型基金发行数量仅为48只,同比去年的225只大幅下滑79%。不过,商品期货基金却在快速增长,仅在上半年,商品型基金资管规模接近10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00%以上。
“截至目前,大商所共受理16家基金公司、21只商品期货基金的开发申请,有6只基金已走完所内流程,其中2只基金已报会。”大连商品交易所副总经理魏振祥近日对记者如是表示。
与此同时,以商品期货为标的的CTA(商品交易顾问)等期货型基金也受到资金追捧。“今年股票基金的发行在熊市大幅下降,而CTA的发行量出现井喷式增长。”一位券商资管公司董事长近日在第七届期货机构投资者年会的宏观环境与大类资产配置分论坛上表示。
一位期货公司量化投资部总经理也告诉记者,其所在的期货公司今年拿到了资管牌照,发行了不少CTA产品。“因为今年商品市场整体形势大好,期货公司资管业务一下子有很大增量,我们也想趁此机会布局发展。”
与此对应的是,今年以来,期货市场的法人持仓与机构客户都在大幅增长。
据大商所统计,今年参与大商所交易的机构客户数增速较快,前10个月法人客户数增长11%,其中资管、特殊法人等账户增长84%。
郑商所方面,机构投资者的比重与数量也在增加,截至今年9月,郑商所的法人客户同比增长27.1%。数据还显示,郑商所法人客户日均持仓量272.5万手(双边),同比增长74.5%。
记者还从上期所获悉,今年前9月,上期所单边累计成交量为13.33亿手,成交金额为62.68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6.86%和35.41%,法人客户持仓量占比超过50%,期货保值效率超过90%。
其实,几大活跃商品的持仓量也从一定程度上显示了资金动向。以煤炭为例,焦煤主力连续合约的持仓量从年初最低时的8万手左右上涨到最高超过50万手,动力煤主力连续合约持仓量也从年初的10万手以下增持到当前的30万至40万手。
除了其他市场转战而来的资金,原有期货市场上的资金也在转移。记者从多方采访中了解到,自股指期货相关政策收紧之后,不少金融期货市场资金转场进入商品市场。来自中国期货业协会统计显示,今年1月至10月,沪深300股指期货成交额同比降幅超过95%。而商品期货中,整体成交额却在大幅上涨。
场内资金腾挪
纵观今年来的投资市场,商品牛市可谓傲视群“熊”。截至11月10日,焦煤和焦炭主力连续合约年内分别上涨164.69%和226.05%,铁矿和螺纹主力连续合约分别反弹了82.61%和67.43%,文华商品指数整体上涨超过37%。相比之下,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年内至今分别下跌约10%和15%。
除了商品期货气势如虹,商品型基金也没有辜负这一波牛市行情。记者从一券商机构研报中获悉,管理期货策略的收益率在近半年里远远跑赢了宏观策略、债券策略、事件驱动、股票多头等其他策略,其最近6个月收益率达到9.82%,而第二名事件驱动策略收益率为5.96%。
在周期轮动背景下,期市场内资金正逐个“捕猎”被低估的商品。“上半年黑色系商品是上涨主力,下半年农产品、能源化工、有色金属等板块商品也明显跟涨。”恒泰期货分析师对记者说,接下来,黑色系商品中,煤炭可能会回调,其他商品的上涨趋势仍没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