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全国猪肉价格连降19周后,6月15日,国家统计局再报数据显示,6月上旬猪价下跌幅度进一步扩大。全国流通领域九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与5月下旬相比,6月上旬25种产品价格上涨,22种产品价格下降,3种产品价格持平。其中,生猪(外三元)价格为15.8元/千克,环比下降11.2%。与现货市场保持同步,连日来,生猪期货主力合约也连续刷新上市以来新低纪录。业内认为,随着后期国家收储措施开启,肉价下行步伐或将放缓,但回升空间并不大。
亏损集中养殖环节
进入6月,全国生猪价格跌势继续扩大。据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系统”监测,进入6月第二周,猪肉批发价格从25.63元/公斤降至24.64元/公斤。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担忧后市,养殖户积极出栏,加之大体重生猪待售量仍较多,当周生猪供应充足。同时,天气炎热导致鲜品猪肉消费较差,屠宰企业销售不畅,生猪与猪肉价格下跌。
从区域来看,6月第一周,东北地区猪肉价格出现较大滑落。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地区的猪肉周均价分别为20.14元/公斤、20.79元/公斤、21.94元/公斤和22.5元/公斤。四川、广东等养猪大省猪肉周均价也分别为20.71元/公斤和25.19元/公斤。
“四川猪肉价格下降是由于川内生猪出栏量增多,猪肉销售市场竞争激烈,屠宰企业主动降价销售以占据市场份额所致;而广东养殖户及规模养殖场出栏积极,生猪供应量增多;天气炎热,终端需求差,屠宰企业开工率低导致当地生猪价格下滑。”前述负责人表示。
“目前的亏损主要集中在上游的养殖环节,对下游带来的影响相对滞后。我国东北地区已出现养殖户淘汰宰杀母猪的情况。短期内,猪肉价格也会随着肥猪价格的下跌而继续出现回落。”搜猪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指出。
眼下进入6月,全国气温逐渐升高,加之南方梅雨季节到来,高温高湿环境进一步带来生猪养殖风险。冯永辉提醒,在前述不利因素下,南方养猪人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也要增加硬件设备,尽量将猪舍温度控制在30摄氏度以下,配合适当的猪群健康保健,猪群整体抵抗力才能够不断提升。
做好迎接行业冬天的准备
随着猪肉现货市场行情下挫,生猪期货主力合约也连续刷新上市以来新低纪录。短短几月,生猪期货主力合约lh2019从30680元/吨的历史高位跌到19000元/吨。截至发稿前,该合约报价为18810元/吨,处今年1月生猪期货挂牌以来低位。
同期,产业链上公司利润空间逐步收窄,股价走低。同花顺数据显示,养猪龙头企业牧原股份从92.53元跌到65元以下,4个月内跌幅超过30%,市值蒸发超1400亿元,12.42万股东户均亏损超110万元。牧原股份在日前发布的投资者关系记录中也指出,“公司需要完善人才管理和资金储备,做好迎接行业冬天来临的准备”。
由于猪肉销售价格骤减,即便销量激增,企业盈利空间也连续下降。6月8日,同样作为国内龙头猪企的新希望披露了其5月的生猪销售简讯。据统计,公司5月销售生猪69.33万头,同比增长40.6%,收入13.96亿元,同比下降12.75%。其中,商品猪平均售价18.46元/公斤。而在去年7月,这一数据一度达到36.34元/公斤。据统计,自去年9月至今,新希望股价下跌超过60%。
2018年非洲猪瘟疫情在我国暴发,影响了我国生猪产能。2020年,我国生猪出栏量较2017年锐减25%,经过各部委防疫和复产,目前产能正向正常水平恢复。截至今年4月底,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已恢复到正常年份的97.6%,有关方面预计今年下半年生猪出栏量有望恢复到正常水平。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产能持续恢复,生猪和猪肉价格有望继续向合理水平回归。
“当前的猪粮比价已达到启动一级预警的条件。”冯永辉认为,之前本该出栏的肥猪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出完,市场供应压力依然明显,在需求未出现明显提振的情况下,供需状态属于供大于求的阶段。
生猪产能尚未完全恢复,但猪价已跌入亏损区间。为了防止猪肉价格过低、生猪养殖相关主体过度亏损,6月9日,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 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按照最新预案,猪粮比低于5:1,将全面启动收储。按照当前最新的二级玉米价格,猪价低于7.3元/斤左右,政府将全面启动收储。
北京新发地市场统计部负责人刘通分析指出,由于肉价连续下降,一些养殖场毛猪的出栏价已经跌破盈亏平衡点。在政府出台保供稳价措施以后,肉价下探的步伐会逐渐放缓并有些起色,本周的肉价或已经接近阶段性底部。在大体型白条猪完全被市场消化之前,肉价还会继续在低位运行一段时间。期间价格可能会有些起色,但是回升幅度不会太大。记者 陶凤 刘瀚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