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前期在印尼持续去库存的政策影响下,国际及国内棕榈油价格下跌,随着印尼棕榈油库存的消化和转移,国际供应压力缓解,棕榈油期价探底回升。
年内最糟糕的时期已经过去,但印尼库存的“转移”并不等同于库存的消失。作为主要棕榈油进口国的中国和印度,在经过前期持续进口后,库存攀升,边际进口需求下降,转移后的库存,仍然需要时间给予消化。
印尼棕榈油协会8月数据显示,印尼期末库存降至404万吨,逐步回归至历史正常区间,但仍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印尼继续调降棕榈油出口税和出口专项税,反映出其对外出口需求不减,依然对棕榈油国际价格构成压制。但由于近期受天气因素影响,印尼政府宣布从10月17日开始进入洪水紧急状态21天。过量的降雨导致市场对于棕榈油减产产生担忧,从天气预报来看,未来两周印尼产区依旧降雨,但将较之前有所减弱。
船运调查机构ITS和SGS公布的最新出口数据显示,马来西亚10月1—20日棕榈油出口量环比分别下降了4.3%和8.4%,降幅分别为41010吨以及80380吨。出口环比调降的同时,产量出现了环比调增。
南部半岛棕榈油压榨商协会(SPPOMA)最新数据显示,10月1—20日马来西亚油棕鲜果串单产增加1.74%,出油率减少0.01%,棕榈油产量增加1.70%。“一减一增”导致10月马来西亚棕榈油库存由之前的预期调减转为增加,对短线马棕榈油价格构成利空。
中国和印度作为全球前两大棕榈油进口国,进口量占到全球进口总量的30%以上,其进口需求对国际棕榈油价格影响较大。印度过去两个月内大量进口棕榈油补充库存,导致其植物油库存快速回升,9月植物油库存达到243.6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了43.1万吨,其中渠道库存达到2017年以来最高。随着排灯节备货接近尾声,10月印度棕榈油进口需求将会有所下滑。
中国棕榈油库存自8月中旬开始回升。截至10月17日,全国棕榈油库存达到54.6万吨,且高于过去两年的同期水平。供应恢复打压现货基差持续回落,截至10月21日,广东地区棕榈油1月基差跌至298元/吨。随着北方天气转冷及疫情因素影响,消费需求边际驱动不足。
欧洲历年棕榈油进口量占到全球进口总量的10%以上,位居印度和中国之后。但根据新的欧盟可再生能源指令(REDII),从2023年起,欧洲将禁止使用以豆油和棕榈油作为原材料的生物柴油。加上印尼和马来西亚生物柴油掺兑比例在前期经过上调后,短期内无新增亮点,生柴消费难以对行情带来较强驱动。
综上所述,印尼棕榈油库存的成功“转移”只是完成了物理上的转移,实际消费仍然需要时间去消化。短期内,中国和印度边际进口需求预计下降,不利于印尼和马棕榈油的进一步去库。在季节性减产周期到来前,马棕榈油有延续低位大区间振荡的要求,棕榈油2301合约短期将维持在9500元/吨以下区间运行为主,考虑到季节性减产周期临近,可关注大区间低位企稳的阶段性看多机会。近期,受马棕榈油出口环比下降影响,马棕榈油短线行情有所承压,但印尼宣布进入洪水紧急状态21天令市场对其产量产生担忧,也限制了短期棕榈油的回调空间。若本月前25日出口数据转好,则短线有进一步上行动力,若出口数据继续走低,则短线有小幅回撤20日均线方向调整的要求,但在印尼洪涝事件落地前,短期调整空间预计有限。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