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落幕的2022北京冬奥会,让我们见证了国际体育舞台上的“她力量”释放的无可比拟的光芒。谷爱凌、朱易、范可新、徐梦桃,本届最年轻的参赛运动、来自捷克的阿内兹卡·因德拉茨科娃(Anezka Indrackova)以及刷新冬奥会参赛记录的、49岁德国女子速度滑冰“老将”克劳迪娅·佩希施泰因 (Claudia Pechstein),她们的登场从不同角度呈现出女性之美,也无疑代表着女性力量在体育乃至世界不同领域舞台上发挥着越发重要的影响力。
据统计,本届冬奥也是女性运动员参赛比例最高的一届。无论是多次征战、依然斗志昂扬的老将,还是初出茅庐、锐不可当的新秀,越来越多女性走向赛场、走到台前。女性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热度不断兴起,社会“凝视”角度也逐渐让位于“她”视角。
话语权力和思维模式的切换,对设计及美学标准、对社会议题及生活方式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在YANG DESIGN策略总监、「CMF趋势LAB·颜之权力实验室」单元策展人黄晓靖女士看来,如今越来越多的女性从“悦人”到“悦己”,实现“高品质”和“宠爱自我”为核心的生活。而女性需要释放天性、取悦自己、召唤沉浸而自由的感觉。
与此同时,社交媒体的影响及舆论流量的导向,正在让美的标准变得单一。有基于此,她也呼吁到:每一种身材都要保持自信,皮肤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能让人快速达成理解和认知,而通透、不对称的弹性针织又为身体添置了第二层皮肤,这些柔和但有力量的元素,体现女性自由精神的力量感、女性的柔美。
而这,也构成了「CMF趋势LAB·颜之权力实验室」单元的策展理念,由此延伸出3个CMF设计趋势方向,关注肤感与亲密关系的「肤感肌理」、重塑形态美学标准的「塑形勾勒」以及颂赞自由流动柔性力量的「柔和有力」。
肤感肌理
重审那些男性凝视下“不完美”的身体,以回收海绵、棉纤维树脂、人造石等舒适材料还原皮肤表面的真实质感。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可以让人快速达成理解和认知,有助于亲密关系的重建。
海绵多用于软装家具的内部,是一种熟悉又陌生的材料。其拥有漂亮的纹理和颜色、柔软且富有弹性,但多被隐藏在家具的结构之中,被布料覆盖。Tianyi Shi Studio这个项目希望可以将这些特质展现出来,让大家对海绵产生新的认知和理解。因此通过解构的方法对其进行创作,试图打破软装家具的传统形制,探索当内部材料直接引导艺术设计家具的审美。
塑形勾勒
每一种身材都要自信。编织超纤人造革、玉米淀粉3D打印为身体勾勒了新的形态。轻盈、通透、错落有序地织出朦胧之美。
π凳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希腊字母圆周率,设计师用简笔画方式去勾勒π的形状,再进行推挤产生深度并调整契合人体工学的曲面。π凳有大中小不同的高度,符合不同人群的使用。产品在成型过程中充分融化PETG颗粒材料,利用3D打印的方式堆积成型。材料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在强光下可以折射出火彩。
柔和有力
越来越多的女性从“悦人”到“悦己”,实现“高品质”和“宠爱自我”为核心的生活。灵感来自于柔和但有力量的自然元素。通过弹性针织、发泡材料,体现自由精神的力量感、女性的柔美。
MEC by SANTONI这款柔韧的样品由极有弹性的纱线制成。此外,它的折纸式结构是精细调整与梯度模式,深化材料的表现力。这种折叠结构,及其缝合方式,可使织物表面成型并保持柔软舒适的触感。而3D一体成型的工艺也更加丰富视觉个性。最近MEC更深入探索利用纱线自带不同弹性的程度去取代传统的弹性纤维。
社会议题与设计趋势向来是共生的,互相哺育而生长出全新的生活方式形态。女性力量的崛起,从来不是在二元对立中争夺主导权,而是在平衡与协商中找到两性利益的契合点,以此探索出具有时代气息的、面向新世代的“理想设计”。